“咱们开发区各局办的人这一个月啥都没干,光陪着他们搞材料了,几个重点项目都快停摆了。。。再这样下去…”
“我知道。”林川打断他,眼神锐利,
“但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出错。去吧,按我说的办。”
小张叹了口气,无奈地点点头,抱着文件出去了。
几天后,坏消息接踵而至。
“林书记,‘创新科技’的王总刚来电话…”
招商局局长脸色难看地走进林川办公室,
“他们说…鉴于凌云项目目前面临的不确定性,他们决定暂缓二期投资计划,观察一下后续情况。”
林川的心沉了下去。
“创新科技”是凌云项目引进的龙头企业之一,他们的态度具有风向标意义。
“解释了吗?这只是正常的审查过程。”林川问。
“解释了,但王总说…他说他在别的地方也投资过,懂这里的‘风向’。”
“他还暗示…暗示是不是开发区得罪了上面什么人。”招商局局长低声道。
“林书记,省财政厅刚刚通知,原定下个月拨付的下一笔专项扶持资金,因为‘需要配合省发改委的审计复查工作’,暂缓拨付。”财政局局长脸色发白,
“我们账上的钱…最多只够维持开发区基本运转和支付现有项目工人一个月工资了。如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下个月就要出大问题。。。”
压力像巨石一样压在林川胸口。
苏晴推门进来,看到林川疲惫的神色和桌上堆积如山的质询函,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我听说‘创新科技’撤资了。”她轻声问。
林川点点头,揉了揉太阳穴:
“意料之中。商人的嗅觉最灵敏。”
“我试着联系了几家熟悉的媒体,想从侧面报道一下这种不合理审查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苏晴犹豫了一下,
“但都被委婉地拒绝了。看来…赵志远已经打过招呼了。”
林川苦笑一下:
“他现在是省发改委主任,掌管项目审批和资金流向,哪个媒体会为了一个开发区书记去得罪他。。。”
办公室内陷入沉默。一种无力感在蔓延。
“难道…就真的没办法了?”苏晴不甘心地问。
僵局持续了整整两个月。
工地上只有零星几个工人在进行一些基础的维护工作,巨大的基坑像一道伤口裸露在那里。
开发区的经济指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
林川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
期间,赵志远甚至亲自带队下来“调研”过一次。
他穿着笔挺的西装,在镜头前侃侃而谈,强调“高质量发展”、“规范流程”、“防范风险”,句句冠冕堂皇,却像软刀子一样割在林川和所有开发区干部的心上。
他甚至“亲切”地拍了拍林川的肩膀,说:
“林川同志,不要有包袱,省里的要求严格一些,也是为了帮助你们把工作做得更扎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