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记,真巧。”陈婉婉笑靥如花,
“看来我和清平还真是有缘份。”
“陈总也来开会?”林川客套地问。
“不是,我来见个朋友。正好到了饭点,林书记能否赏光一起吃个便饭?”
“上次没约上,我一直觉得很遗憾。”
她再次发出邀请,态度热情而自然。
周围还有其他与会人员陆续走出,有人已经注意到了他们。
再次断然拒绝,反而显得不近人情。
林川略一思索,答道:
“方便的话,就在市政府食堂吃个工作餐吧,边吃边聊也可以。”
陈婉婉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笑道:
“好啊,体验一下市政府食堂也不错。”
食堂包厢里,陈婉婉很健谈,从宏观经济谈到地方发展,见解独到,时不时还会巧妙地捧林川几句。
饭吃到一半,她似是无意间感叹:
“其实像林书记您这样想干事、能干事、又正直的领导,真的太少了。”
“很多时候想做点实事,阻力太大了。我虽然是个商人,但也真心敬佩您这样的人。”
林川保持着警惕,敷衍道:
“在其位,谋其政罢了。”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甚至……”
陈婉婉话说到一半,恰到好处地停住,眼神略带深意地看着林川,随即又自然地岔开话题,
“……很好的合作伙伴。真的希望有机会能支持您的工作。”
这次接触后,陈婉婉的联系变得频繁起来。
有时是发短信分享一些看似有趣的经济新闻或观点,有时是晚上打来电话,语气关心地问候几句,言语间流露出对林川工作辛苦的疼惜和对他个人的欣赏。
一天晚上,林川加班到很晚,刚走出管委会大楼,就看到陈婉婉的车停在路边。
她降下车窗,脸上带着担忧:
“林书记,这么晚才下班,我看您办公室灯一直亮着。”
“要注意身体啊。我刚好路过,送您回去吧。。。”
陈婉婉的出现,像一阵突如其来的暖风,吹进了林川紧绷而冰冷的生活缝隙。
林川起初保持着高度警惕。
每次收到信息,都会下意识地分析其背后的目的。
转机发生在一周后。
“林书记,冒昧打扰。”她的声音透过听筒,依然清脆悦耳,
“我刚巧在开发区附近见另一个客户,听……听说您今天好像去了省里,一切还顺利吗。”
林川心里咯噔一下,语气沉了下来:
“陈总消息很灵通。”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随即传来一声轻轻的叹息:
“林书记,您别误会。我没有打探什么,只是……在这个圈子里,总有些风声。”
“尤其是,盯着您的人似乎不少。我只是。。。。。。有些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