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语气真诚,甚至带着点委屈,恰到好处地化解了林川的疑虑,转而变成一种“原来她也知道我的处境”的微妙共鸣。
“谢谢关心,例行公事而已。”
林川简短回答,但语气不自觉缓和了些。
“那就好。”陈婉婉似乎松了口气,随即语气轻快起来,
“其实打给您,是有个不情之请。”
“我这边和一位从燕京来的资深投资人在一起,他对环保产业非常感兴趣,问了很多关于凌云项目配套产业园的问题。”
“有些专业细节我实在把握不准,不知能否占用您半小时时间,过来帮忙解答一下。”
“就在开发区对面的茶舍,绝对公开场合。”
她补充道,“就当是帮我一个忙,也是给潜在投资方多一点信心。”
理由合情合理,地点公开,时间不长,并且事关招商引资。
林川看了一眼桌上那摞令人心烦的审计材料,突然产生一种想要暂时逃离的冲动。
他需要换换脑子,也需要为开发区争取任何可能的机会。
“好吧,我半小时后到。”
茶舍的雅间里,除了陈婉婉,还有一位四十多岁、气质沉稳的男子,确是一副投资人的模样。
问题也确实专业,围绕环保技术的落地成本、政策稳定性、产业链配套等。
林川解答起来驾轻就熟,对方听得频频点头。
陈婉婉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偶尔给林川添茶,目光中充满了赞赏。
会谈结束,投资人先行离开。
雅间里只剩下林川和陈婉婉。
“真是太感谢您了,林书记。”陈婉婉由衷地说,
“您一席话,比我说破嘴皮都有用。这下他对项目的信心足多了。”
“分内之事。”
林川端起茶杯,心情因为刚才顺畅的专业交流而稍微舒展。
“看着您刚才侃侃而谈的样子,真是魅力十足。”
陈婉婉忽然轻声说,眼神专注地看着他,
“明明身上扛着那么大的压力,一谈到工作,还是能立刻散发出这种光芒。说真的,我很佩服。”
这话直接触及了林川内心的疲惫和坚持。
他微微一怔,没有接话,只是喝了口茶。茶香氤氲中,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他没有像以往一样立刻拉开距离,这种默认,似乎鼓励了陈婉婉。
她稍稍凑近了一点,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分享秘密般的亲昵:
“林书记,有些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我虽然来清平不久,但也知道您现在的处境很艰难。”
“赵副主任那边……树大根深,您一个人扛着,太不容易了。有时候,或许可以试着换个思路,有些人,或许能成为意想不到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