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关于周政民书记挂靠公司挪用职工福利款一事的线索核实。”
“苏记者首先接触到了相关知情人,认为此事可能涉及开发区前任领导且与当前调查存在关联,才约我见面通报情况。”
“地点选择是出于方便知情人到场和谈话保密性的考虑,谈话内容均与工作相关。”
林川解释道,同时意识到自己和苏晴的行踪可能一直被监视。
胡副组长沉默地记录了几笔,然后突然转换了话题:
“关于白露减刑一事,举报人提供的录音显示,陈医生指认是你授意她伪造病历。”
“对此,你作何解释?”
“该录音系伪造或是在胁迫下录制。陈医生此前已提供真实证词,并有证据表明她及其家人受到了赵志远方面的威胁。”
“我已请求检察院对录音进行司法鉴定,并对陈医生及其子采取保护措施。”
林川态度坚决,“白露的减刑程序合法,有全套档案可查,并非我个人能左右。”
“但陈医生后来到省纪委,再次确认了那份‘新证词’。”
胡副组长抬起眼,目光如炬。
“那正是在她儿子受到威胁之后。”
“我相信督导组会明察秋毫,辨别真伪。必要时,可以安排陈医生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接受督导组的直接问询。”
林川将问题抛了回去。
谈话持续了近三个小时,问题细致甚至苛刻,涵盖了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聚焦在举报信涉及的各个疑点。
林川始终保持着冷静,依据事实一一回应。
结束时,胡副组长合上文件夹,脸上依旧看不出喜怒:
“林川同志,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请你保持通讯畅通,近期不要离开开发区,配合我们接下来的调查。”
“我明白。感谢督导组的工作,我坚信组织会查明真相。”
林川站起身,微微颔首,离开了房间。
走出宾馆,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
林川深吸一口气,知道这仅仅是第一回合。
督导组的态度暧昧不明,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倾向,也没有放松调查的力度。
赵志远的影响,或许比想象中更深。
他坐进车里,老周发动了车子。
“林书记,回管委会?”
“嗯。”林川应了一声,拿出手机,看到一条苏晴发来的信息:
“谈得如何?方便时回电。”
他想了想,没有立即回复。
督导组刚刚谈完话,此刻与苏晴联系,无论内容是什么,都可能被过度解读。
他必须更加谨慎。
车子驶回管委会,刚进大院,林川就看到小张急匆匆地跑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