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记,您可算回来了。”小张脸色发白,
“刚才审计局的人来了,说要例行审计开发区最近三年的所有项目账目,特别是凌云项目的资金流向,要求我们全力配合,提供所有原始凭证和电子账套。”
林川眼神一凝。
审计局在这个时候介入,绝非巧合。
“来的什么人,带队的是谁。”林川沉声问。
“是市审计局副局长带队的,说是年度例行审计计划,但往年从来没这么全面和突然。。。。。。”
小张急切地说。
“知道了。”林川打断他,语气冷静,
“按程序接待,全面配合。通知财务部门,所有账目、凭证,只要审计组要求,一律提供,但必须做好登记,双方签字确认。”
“你全程跟进,有任何异常立刻向我汇报。”
“是。”小张得到指示,稍微定了定神,赶紧跑去安排。
林川走上三楼,走廊里比平时更加安静,经过的办公室门大多关着,偶尔有工作人员探头看他一眼,又迅速缩回去。
他走进办公室,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视线。
桌上的文件堆积如山,电话录音提示灯闪烁不停。
他拿起内部保密电话,拨通了张检察长的号码。
“张检,审计局的人来了,全面审计开发区账目。。。。。。”
“对,我知道,这是施压。。。。。。赵立东手机里的加密文件破解有进展了吗。。。。。。。好,我知道了,一有结果立刻告诉我。。。。。。陈医生那边,务必确保安全。。。。。。”
挂了电话,林川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院子里审计局的车队。
审计组的进驻,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波澜暗涌的管委会,激起了更大的涟漪。
整个开发区的运转节奏明显慢了下来。
财务室所在的楼层灯火通明,人员进出频繁,气氛凝重。
不断有部门被要求提供各种辅助材料、合同文件、审批记录,工作人员疲于奔命,怨声载道,却又不敢明言。
林川的办公室成了漩涡的中心。
他既要处理日常事务,应对督导组可能随时传来的问询,还要时刻关注审计的进展,应对审计组提出的各种问题。
有些是合理的质疑,有些则明显带有吹毛求疵甚至误导性的倾向。
“林书记,审计组重点在查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的专项资金拨付,特别是几笔与环保、技改相关的补贴,反复核对收款企业资质和验收报告。”
小张低声汇报,
“他们还特意问起了之前与恒远集团有业务往来的一些小供应商,怀疑存在利益输送。”
“让他们查。”林川面不改色,
“所有拨付都经过班子集体研究和专家评审,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供应商的选择也符合招标采购规定。”
“他们查得越细,越能证明我们的清白。”
话虽如此,林川心里清楚,这种高强度的审计,即便查不出大问题,也很容易发现一些工作中难以避免的细微瑕疵或流程上的不完美之处。
这些都会被对手放大,作为攻击他“管理不善”、“存在风险”的借口。
下午,审计组副组长,一个表情严肃的中年男人,亲自来到林川办公室,就一笔金额不大的园区绿化工程款提出质疑,认为验收手续“不够完备”。
林川耐心解释了当时的情况,为了迎接一个重要的投资考察团,工程提前完工,部分后续补充验收文件是后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