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综武侠]肝露谷,但快意江湖 > 24627二更(第2页)

24627二更(第2页)

>┗━林启明(子)

>

>另附注一笔墨迹模糊的小字:

>“次女芸,托付于清溪阿婆,生于庚子年春,与昭娘同胎双生。”

“双生……”阿芸声音发颤,“我是昭娘的妹妹?你是我的……表哥?”

启明看着她,眼中闪过复杂情绪??震惊、恍然、心疼,最终化为一声叹息:“难怪你一碰那口锅就觉醒守者权限;难怪你能听见别人听不到的记忆回响;难怪你对‘记得’二字执念如此之深……因为你天生就属于这个命脉。”

阿芸跌坐在椅上,脑海中一片混乱。所有过往碎片骤然重组:童年时莫名流泪的夜晚,梦见桃树开花的频率,甚至她第一次触碰露谷锅时那种“回家”的感觉??原来都不是偶然。

她是林家人。

她是昭娘的孪生妹妹。

她不是被随机选中的守者,而是注定归来的人。

“那你姐姐……”她艰难开口,“她知道吗?”

启明摇头:“她若知道,定不会独自赴死。但她当年逃难时怀有重病,记忆早已混乱,恐怕连自己是谁都不清楚了。”

阿芸捂住脸,泪水从指缝滑落。她终于明白为何每次靠近桃树,心中都会有种难以言喻的牵绊;为何那碗桃花粥能与她的玉佩共鸣;为何昭娘临终前仍念着“哥哥”,却不知还有一个妹妹正活在这个世界的另一端。

命运弄人,却又慈悲至极。

她曾以为自己是个局外人,一路摸索着成为守护者;可真相却是,她从未离开过起点。

三天后,他们再次来到桃树下。

这一次,阿芸带着自己的生辰帖,轻轻埋入树根旁的泥土中,与父母的照片、姐姐的木牌并列。她跪在地上,额头触土,声音哽咽:“爹,娘,姐姐……我回来了。我不是阿芸了,我是林芸。我记住了,我也终于被记住。”

风起,花瓣纷飞,整棵树忽然绽放出耀眼光芒。刹那间,天地寂静,连鸟鸣虫吟都停了下来。

然后,锅响了。

不是一口,是天下万锅齐鸣!

从北疆雪原到南岭深谷,从东海孤岛到西陲边城,所有正在使用的露谷锅同时沸腾,锅盖跳跃次数汇成一段清晰频率。经由晶石共振网络,这段信号最终凝聚成一句话,刻入昆仑墟最高处的青铜碑文:

>“林氏双璧,归位心源。

>血脉承继,念力重燃。

>此后凡称守者,皆须先问己心:

>你为何记得?又为谁而记?”

启明扶起阿芸,两人并肩站立,望着满树光辉。

“从此以后,”他说,“不再是我在延续姐姐的意志,而是我们三人一起,继续走下去。”

阿芸点头,伸手握住他的手。那是一种亲情的温度,无需多言,早已根植于血脉之中。

岁月流转,江湖愈发明澈。

记心庐不再只是山谷一隅的小学堂,它的理念随风扩散,演变为遍布九州的“忆学”思潮。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记忆的意义??不是为了沉溺过去,而是为了确认自己是谁。

某日,一名少年前来求教,问道:“若记得会痛,为何还要坚持?”

阿芸带他走到桃树下,指着树皮上一道深深的裂痕:“你看这伤疤,是当年战火留下的。可如今,新枝正是从这里长出来的。痛是真实的,但生长也是。如果你因为怕痛就砍掉整棵树,那春天还怎么来?”

少年怔住,良久才低头行礼离去。

又有一次,一位朝廷官员来访,提出要建立“记忆档案库”,统一管理全民情感数据,以防止“伪共情”复燃。

启明断然拒绝:“记忆不属于任何机构,它只属于拥有它的人。你可以记录,但不能占有;可以引导,但不能操控。否则,我们又回到了清源的老路。”

那人默然良久,最终焚毁奏章,转而在京城创办第一所民间“忆馆”,专供百姓自由书写、封存或公开自己的故事。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