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影视编辑器 > 第170章 大明供销社(第2页)

第170章 大明供销社(第2页)

另外两口箱子,则装着登记册的原本和抄录的副本。

一支由苏宁从京城带来的精锐护卫组成的特殊车队,悄无声息地驶出南京城,直奔京师而去。

带队的是苏宁最信任的家丁头领,他怀揣着苏宁写给隆庆皇帝的密奏。

在奏折中,苏宁并未过多自辩,只是冷静陈述:“臣自履任应天,整顿漕盐,触及利益,各方馈赠遂至,或为试探,或为贿赂,或为结交。臣深知,拒之则示弱,且难查其源;受之则违律,有负圣恩。故臣思得一法,以来者

不拒之态,使其尽显其形,所有财物,逐项登记,纤毫毕现。今特将一应赃物、礼单造册,封箱运抵京师,恭呈御览。此非臣之清廉,实乃皇威浩荡,使魑魅魍魉无所遁形。名单之上,何人行贿,数额几何,目的为何,陛下可明

察秋毫。臣在江南,当继续秉公执法,望陛下圣裁。”

当那十口大箱和厚厚的账册摆在隆庆皇帝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面前时,连那个见惯风浪的冯保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隆庆帝看着那琳琅满目的财物和触目惊心的名单,沉默良久,忽然笑了起来:“好个苏宁!好一个‘来者不拒!他这是给朕送来了一份江南官绅的‘投名状啊!这份礼,太重了!”

皇帝没有立刻发作,而是将这份名单和账册作为最高机密,锁在了内府。

但他接下来的几道旨意,却让江南乃至京城的相关人等心惊肉跳:名单上几个跳得最欢、行贿数额最大的官员,被以各种看似不相干的理由或调任闲职,或勒令致仕。

那个送了金寿星的江宁知府,更是被都察院以“贪墨渎职”的罪名直接锁拿进京。

消息灵通的江南官绅们这才如梦初醒!

他们送出去的不仅是钱财,更是将自己的把柄亲手递到了苏宁和皇帝的手上!

一时间,当初送礼最狠的那些人,无不惶惶不可终日,生怕下一刻就有锦衣卫上门。

巡抚衙门再次变得门可罗雀,但这一次,笼罩在南京城上空的,是一种更深沉的敬畏。

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位苏抚台,不按常理出牌,他的“贪”,是裹着蜜糖的砒霜,是请君入瓮的陷阱。

他不仅自己要清廉,还要用这种近乎羞辱的方式,逼着整个江南官场,在他划定的规则内行事。

苏宁站在书房窗口,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更鼓声,神色平静。

他知道,经过这一遭,他在江南才算真正立住了脚跟。

接下来,才是真正推行新政的时候了。

而那些锁在皇帝内府的名单,将成为悬在江南官绅头顶的一柄利剑,确保他的政令,能够更顺畅地推行下去。

这一手“化贿为剑”,堪称绝妙。

夜色深沉,应天巡抚衙门的后书房内,烛火摇曳。

苏宁处理完最后一封关于漕粮改制的公文,搁下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他踱步到窗前,望着南京城不灭的灯火,思绪不由得飘回了数年前,那个他刚刚穿越到此方世界,既惶恐又充满野心的时刻。

那时,他还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空有来自现代的知识和随身工业空间的巨大优势,却无半点权势庇护。

起初,苏宁本来想尝试制造出更细腻的肥皂、更鲜艳的染料等,但是预判到一定会遭遇到觊觎和打压。

到时候,地方胥吏、同行巨贾,甚至衙门里的差役,都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

不用问,自己辛苦创立的小作坊,转眼间就会被吞得渣都不剩。

“无权无势,奇技淫巧便是取祸之道!”那是他用惨痛代价换来的教训。

于是,苏宁选择了蛰伏。

反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相对远离政治漩涡,又能快速积累资本的行业??胭脂水粉。

他找到了为人忠厚的表哥周正杰,将自己利用工业空间优化配方、提纯香精制成的“沉鱼落雁”系列胭脂交给他,并定下了严格的章程:自己只提供核心货品和经营策略,隐于幕后,绝不露面;台前所有事务,均由周正杰打

理。

而在苏宁的遥控指挥和周正杰的精心经营下,“沉鱼落雁”以其无可匹敌的品质,迅速在京城贵妇圈风靡,利润滚滚而来。

更重要的是,通过巧妙的利益捆绑,胭脂铺的背后,渐渐织就了一张虽不显赫却足够实用的关系网,让它得以平稳地扩张,直至如今开遍大明两京十三省,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雏形,为苏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