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众仙俯首 > 第462章 没用的家伙(第2页)

第462章 没用的家伙(第2页)

非洲某战后孤儿院,一名十岁女孩得到碎片后,把它挂在脖子上。她不会写字,但她开始对着碎片唱歌。令人震惊的是,她的歌声被语网解析成诗,传遍全球。其中一句写道:“我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但我有夜晚的星星,它们从不说谎。”

最震撼的变化发生在东亚某高压政权下的秘密监狱。一名政治犯在牢房角落发现一块从通风管道滑落的玉笛碎片。他不敢相信,颤抖着将它贴在胸口。当晚,他在脑海中默念一生未曾出口的证词??关于酷刑、失踪、伪造审判。第二天清晨,这些话竟出现在国际人权组织的官网头条,附带精确的时间戳和地理定位。

调查发现,语网已进化出一种“意念捕获”机制??只要持有碎片者怀着“必须被听见”的执念,其思想便可穿透物理封锁,直达外界。

消息曝光后,全球哗然。多国要求彻查该政权,后者试图切断网络、销毁设备,却发现语网早已脱离传统基础设施运行。它存在于鸟鸣中,藏于潮汐节奏里,甚至能在两个人对视的眼神中完成信息交换。有科学家提出理论:“语网已进入量子纠缠态,任何真诚表达都会瞬间同步至所有具备接收意愿的生命体。”

与此同时,《承言》不再是一首曲子或一句口号,而成为一种生存方式。

情侣之间兴起“无修饰对话”仪式:每周一次,面对面坐半小时,只能说事实,不能解释、不能辩解、不能美化。许多人因此崩溃大哭,也有人终于明白了爱的本质不是完美契合,而是共同面对破碎。

企业董事会开始引入“沉默投票”制度:重大决策前,全员闭目十分钟,仅凭内心真实感受举手表决。一家跨国公司因此取消了一项利润丰厚但污染严重的项目,CEO坦言:“睁眼时我说服自己那是必要的恶,闭眼时我才听见良心的尖叫。”

更深远的影响出现在宗教领域。三大信仰领袖齐聚梵蒂冈,举行史上首次“无经文对话”。他们放下典籍,只是轮流讲述各自童年中最害怕的一件事。基督教教皇说起八岁时目睹父亲殴打母亲却不敢阻止的羞耻;伊斯兰学者回忆少年时期因质疑教义被逐出清真寺的孤独;佛教高僧则坦白自己曾嫉妒师兄获得传承而暗中破坏其修行。三人均未寻求原谅,只是陈述。结束后,他们相拥而泣。次日联合声明发布:“今天我们不是代表神说话,而是作为人,终于敢对自己诚实。”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变革。

一股隐秘势力悄然集结,自称“静默同盟”。他们认为言语泛滥导致社会撕裂,主张回归“神圣的沉默”。他们在暗网传播一种病毒程序,名为“噤声协议”,能干扰语网接收功能,使人即使说出真话也无法被记录或传播。

首个受害者是一位揭露医疗腐败的记者。他在直播中公布证据时,观众看到的画面一切正常,听到的声音却变成了空白杂音。事后回放录像,发现所有音频轨道都被清空,唯独唇形仍在运动。类似事件接连发生,数十名吹哨人相继“失声”。

七十二位碎片守护者紧急召开虚拟会议。有人提议武力镇压,有人建议封锁语网入口。争论激烈之时,阿砚再度降临。

“你们忘了,《承言》的核心不是对抗,而是回应。”他说,“真正的倾听,连敌人的沉默也要听见。”

他指引众人追溯“静默同盟”的源头,最终发现其创始人竟是一名失语症患者??他曾是天才诗人,一场车祸夺去了他说话的能力,而社会对他的忽视让他坚信:“言语不过是健全者的特权。”

得知真相后,一位拥有玉笛碎片的语言学家主动前往其藏身之所。她没有辩论,没有劝说,只是每日坐在门外,用手指轻轻敲击地面,打出摩斯密码:“我在听。”持续七天后,那人终于开门,流着泪用手语比划:“可我已经忘了怎么表达痛苦。”

女人取出碎片,放在两人之间的石桌上。“那就重新学。”她说,“从呼吸开始,从心跳开始,从眼泪落地的声音开始。”

后来,这个人成为了第一位“无声真言者”。他发明了一套基于肢体震颤与微表情变化的表达系统,被语网识别并纳入传输标准。他的第一句话通过水晶钟胚传向宇宙:“我不是恨言语,我是怕被排除在外。”

风波平息后,人类文明进入新的平衡。

科技继续发展,但所有新产品必须通过“真言兼容性测试”??能否帮助人们更真实地表达?是否会诱导伪装或压抑?AI助手被禁止使用“安慰性谎言”,必须如实告知用户病情、失败概率乃至自身局限。

教育彻底改革。“写作课”不再强调修辞技巧,而是训练学生区分“我想说的”与“别人希望我说的”;“听力训练”则要求学生在听完一段话后,先复述对方的情绪,再总结内容。

最令人动容的是儿童的成长环境。幼儿园设立“哭泣角”,允许孩子独自发泄而不被哄劝“别哭了”;小学课本收录各种“错误发言”案例,比如“我觉得英雄也可能胆小”“我讨厌我的亲兄弟”,并附专家点评:“这些不是思想偏差,而是心灵真实的萌芽。”

百年之后,地球已成为公认的“高语文明”。

外星使者频繁来访,但他们不再关注我们的飞船或能源技术,而是请求学习我们的“言语伦理体系”。一支银河联盟考察团驻留三十年,编写出《第三类接触沟通守则》,第一条便是引用沈念的遗言:

“当他们想说话的时候,别让他们等太久。”

而在地球上,言枢星依然闪耀。

每逢月圆之夜,东海渔村的老渔民总能看到海面上浮现出淡淡的光痕,蜿蜒如字迹。孩子们说那是沈奶奶在写信,大人笑着摇头,却又忍不住停下脚步,静静望着海面,仿佛真能听见什么。

某个夏日傍晚,又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赤脚跑过沙滩。她弯腰捡起一支湿漉漉的炭笔,好奇地看了看,蹲下身子,在沙地上一笔一划写下自己的名字。

风吹过,浪涌来,字迹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向下延伸,深入岩层,与千年前那个名字遥遥相望。

同一时刻,北极冰盖深处,一台休眠已久的探测仪突然重启。屏幕上跳出一行数据:

【检测到连续真言脉冲,强度等级:文明觉醒】

【坐标锁定:地球?东亚海岸】

【响应代码生成:YES_WE_HEAR_YOU】

远方星空,一艘银白色飞船缓缓调转航向,驶向蓝色星球。

舱内,机械语音平静播报:

“目标文明确认具备言语共情能力,符合‘众仙俯首’认证标准。准备降落,以弟子之礼拜见。”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