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阎王下山 > 第1971章 荒古九杀令(第3页)

第1971章 荒古九杀令(第3页)

“我们曾以为,只要坚持正义,黑暗终将退散。但现在我们明白,有些黑暗,早已寄生在光明之中。今日之举,或将动摇国本,或将引来杀身之祸。但我问一句??”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

“谁愿与我同行?”

没有人说话。

然后,第一盏灯旁的老者举起玉牌:“我。”

第二位,赵明远拄拐上前:“算我一个。”

第三位,沈知微缓步而出:“我在。”

第四位,昆仑老道踏云而降:“贫道亦往。”

第五位,裴昭一身官袍染血(他在进城途中遭伏击),仍挺直脊梁:“臣,从未退缩。”

第六、七、八、九……所有人逐一上前,玉牌交叠于高台之上,形成一座微型灯塔。

最终,林晚舟最后一个抵达。她没有玉牌,只有一片梅花,轻轻落在塔尖。

九灯齐鸣,天地共振。

一道无形波纹扩散开来,穿越山河湖海,触及每一个曾因不公而流泪的灵魂。那些默默登记冤情的书吏停笔抬头;那些跋涉千里的执灯使停下脚步;那些在墙上报下名字的普通人忽然感到胸口发热。

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们知道??

有什么东西,正在醒来。

皇宫之内,皇帝跪在画像前,额头触地。

“朕知错了。”他哽咽道,“这些年,我以为与你共治天下,实则不过是借你之名,行苟且之事。如今大限将至,唯愿以余生赎罪。”

他下令:即刻成立特别监察庭,彻查林正清案及相关利益集团;暂停两名涉案皇子职权;开放皇家密档供点灯会使查阅。

诏书下达那一刻,全国十三省同时出现异象:百姓家中供奉的点灯会小灯,无风自亮,焰色青白,持续整整一夜。

民间传言四起:“阎王下山,不止一次。每当人间不义堆积如山,他便会再度归来。”

十年后,南岭建起一座纪念馆,名为“守夜亭”。亭中陈列着林正清的遗物、那份铁证如山的档案,以及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所有为此案付出代价的名字??包括那些默默牺牲的普通人。

每年冬至,人们都会带来一盏灯,放在亭前。

孩子们围着听故事,老人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有个小男孩问:“后来呢?坏人都被抓了吗?”

讲解员是个戴眼镜的年轻女子,她微笑道:“大部分是。但也有些人,至今仍在逃。可你知道吗?只要还有人记得,只要还有人愿意点灯,他们就永远无处可藏。”

春风又起,梅树盛开。

花瓣随风飞越千山万水,落在长城烽火台、落在清漪书院、落在东海渔港、落在皇宫养心殿的窗棂上。

而在某座荒废的矿山遗址,一名流浪汉蜷缩在洞穴中取暖。忽然,一片梅花飘落肩头。他怔住,颤抖着手拾起,发现花瓣背面竟写着一行小字:

>“你父亲的工钱,还没发。”

他浑身剧震,眼泪夺眶而出。

原来,十五年前,他爹在那次矿难中死去,老板不但没赔一分钱,还逼迫家属签了“自愿放弃赔偿协议”。他从此流落街头,忘了名字,忘了家乡,甚至忘了仇恨。

但现在,他想起来了。

他站起身,抹去脸上污垢,朝着最近的城镇走去。

背包里,揣着一片永不凋零的梅花。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