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原身跟这个周嬷嬷没什么交集,至少在作者笔下并没有相关描写,宋湄也不知道这个萧观跟前的红人此时过来找她所为何事,也只能让侍女客客气气的先请进来。
周嬷嬷和文中描述的一样,四十出头的年纪,生的精明干练,走起路来利落稳健,的确像是萧观能够用得上的人。
宋湄感觉周嬷嬷也迅速打量了自己一下,然后有点满意地点了点头。
“老奴给夫人请安,听说夫人前几日身上不好,便也没有过来打扰,夫人如今身上可大安了?”
“好一些了。”宋湄笑笑,“多谢嬷嬷关心。”
宋湄本就不太习惯家中长者站着跟自己说话,周嬷嬷站在那里拿一双眼睛直直的盯着自己,也的确给了她极强的压迫感。
宋湄又补充道:“嬷嬷有什么话不妨坐下来说。”
素月适时搬了一个绣墩过来,周嬷嬷坐下来,对宋湄道,“老奴不才,蒙二爷不弃,帮着打理私库和家中一些账目,夫人房中若是短了哪季衣衫料子,或是缺了什么家具摆件,尽管跟老奴开口便是。”
宋湄记得原文当中的周嬷嬷为人相对公正,铁面无私,但并不是个多热情的人,没成想初次见面这般亲切热忱,不免有些奇怪,但还是先应着道:“多谢嬷嬷记挂,到时有事少不得劳烦嬷嬷。”
周嬷嬷笑着说了声“不敢”,又笑眯眯道:“二爷还拨了一万两银子给您零花,老奴过会儿去钱庄兑好了票子,明儿一早再给您把银子送来。”
萧观要给她一万两银子?
宋湄的心口狂跳。
“萧……呃,二爷可有说这银钱要怎么用?”
“二爷想着您远嫁而来,也没来得及置办什么田庄铺子的产业,怕您手头不宽裕,才吩咐老奴给您添些银钱送来。”周嬷嬷平静道。
关于萧观私库银钱的来源,宋湄倒是多少知道一些。
小说原文当中提到,萧观还在刑部做郎中的时候,曾经破了一起几乎称得上完美犯罪的案子,给嫌疑人翻了案。
而这人虽然看起来相貌平平,家世也一般,却是这世间不可多得的商业奇才,这些年跟了萧观后走南闯北,造船出海,很快就把他原本持有的资产翻了十几番。
宋湄也知道萧观有钱,没想到有钱道这个地步,随随便便就给只见过两面的妻子一万两银子,相当于后世一千万的花销。
宋湄此时对萧观此人又有了新的判断,虽然此人在官场上颇有城府,精于算计,但还是个能顾家的不错的人。
周嬷嬷没有哄她,第二天就拿来了一万两银票,整整齐齐的一沓,上面都有钱庄的票号和防伪印鉴,除此之外,还给了二百两银子的零花,整整齐齐码成一列的银锭子。
这是宋湄来到古代后,第一次直观的看到这么多银子,不可抑制的心怦怦直跳。
不光她一脸震惊到了的神情,素月和绯月两个纯纯的古代人也都眼睛看直了。
即便将银票和银锭收起来好一会儿之后,宋湄心中还是久久不能平静。
素月昨天还在感叹,宋湄刚嫁过来姑爷就回了京城,姑娘年纪轻轻就独守空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话里话外都是对姑爷的埋怨主子宋湄前程的担忧,哪知今天就换了口风。
“姑爷生得好,为人也踏实,不在家是在外面挣前程,还知道心疼人,没准老夫人免了姑娘去请安也是姑爷嘱咐的。姑娘虽然嫁远了一些,但终归还是嫁对了人。”
不同于两个侍女沉浸在姑爷爱重夫人的的喜悦里,宋湄有些不安。
在这个府里,萧老夫人在后宅有着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力。
之前宋家上轿之前敲诈了三万两银子的事情,老夫人大概是知道的,就算不知道,依着大嫂王姒的性格,只要她知道了,也定然会告知老夫人。
而萧老夫人并没有因此发难,可能也知道他们家中父亲和她也并不亲,知道不是她的意愿。
倘若老夫人知道萧观又另给了她一万两银子,怕就不会再这般风平浪静了-
天色渐黑,宋湄的心脏也疾跳起来,她坐不下来,只好站着。
杏娘抱着皇孙,时不时和她对视一眼,也是神情紧张。
东宫外忽然响起剧烈的敲门声。
不多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到近,一个内监连滚带爬地进来跪下:“太子杀了陛下,被御林军团团围住!已有乱兵朝东宫来了,说是要捉拿娘子和皇孙挟制太子!”
第82章第82章
殿中众人皆是一惊。
像是印证报信内监的话,下一刻,东宫外就响起了拍门声。因为无人应答,拍门声只响了两次。
两次之后,归于沉寂。
殿内静得可怕,宋湄甚至能听到杏娘因紧张压低的呼吸声。
就在所有人猜测外面的人是否离去时,东宫外响起了撞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