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寓娘回想着何力所说的话,嬴姓是国姓,原来江铣被赐姓了。
原来刺史夫人所说的徐国公,就是江铣。
不管是江铣还是赢铣,等此间事了,于她而言都只是过客而已。
他们不会再有任何关系。
赢铣沉默好一会儿。
“好,我知道了。”他声音很轻。
身后传来一阵盔甲碰擦的声音,帘帐掀起又落下,林寓娘听着赢铣的脚步声,回头一看,他果然出去了。
这才松了一口气。
比起他来前,桌案上多了一包东西,应当是赢铣留给她的。
林寓娘抱着手臂走过去,拨开纸包,里头放着的是……几块糕点。
淡黄色的米粉被模具压制成花瓣的形状,中间几点红痕,是用花汁染出了蕊心的颜色。这样的米糕,比起长安高门桌案上的不知粗劣多少。
但是在行军途中,应当是很难得的吧。
林寓娘看着这包糕点,心头不知是什么滋味。
这才松开一直紧握在怀间的匕首。
第92章第92章金玉屋
晚间赢铣再回来时,绛帐内烛灯早灭了,两个军士守在帐外挑了挑火堆里的灰烬。
“大将军。”
赢铣按下手掌,示意他们别发出太大的动静,掀开门帘钻进绛帐内。
行军在外,总难免会有飞尘泥浆,赢铣的绛帐少有人来来回回的出入,倒是比旁人的营帐还好些,至少没有那股子泥腥和汗臭混在一起的味儿,且因为里头有了个女人,显得也比别处更洁净些。
扎营不过半日的功夫,被衾、衣物全都浆洗一新,烘干了挂在衣架上去潮气,地毯上原就微不可见的浮尘也被清扫一空。
帐外柴火噼啪作响,帐内梦中人呼吸绵长,赢铣轻手轻脚地卸下最外层的重甲,肩膀一轻,连带着心上也有什么深重已久的东西也轻飘飘飞走了。
随手将头盔搁在桌案上,手背却碰到一个小小纸包。
是早前他留下的糕点。
纸包半开的姿态,同他早前放置下时几乎没有区别,里头的枣泥花糕形状完好,落下来的些许粉末,也是他放在胸口带回来时不小心碰碎的边角。
赢铣垂眸看着那花糕。
放置了一天的糕点早已不再新鲜,拨开纸包,随手夹出一块放进嘴里,米浆生冷,枣泥的馅也早没了刚出锅时的酸香可口,在嘴里甜得发腻。
不能得人青眼,也是应当。
小小半块糕点,入口即化,赢铣却不知为何,喉咙生涩得很,一碗俨茶灌下去也没有半分好转。
明早还有公务在身,能容许他休息的时间其实并不太多,赢铣喝过茶,再解下贴身的轻甲,站在床边默默看了一会儿熟睡的人,静悄悄地躺在她身边。
……
熹微光线透过门缝刚照进来一点,赢铣便已经醒了,就同来时一样,静悄悄地束好一身铠甲,系上盔帽,悄无声息地走出去,没忘了带走那堆彻底冷硬了的糕点。
接连三日都是如此,赢铣每每夜深才回来,在床榻一角囫囵睡上一二个时辰,天不亮又披甲起身离开,也不知是公务使然还是刻意为之,来回几次都在林寓娘熟睡的时候,两人同居同榻,竟没真正照过面。
但林寓娘还是发现了他曾经回来过,又或许赢铣其实并没有想要遮掩的意思。绛帐毕竟只有那么大的地方,带着潮气的巾帕,翻到一半的文书,床畔微微凹陷的痕迹,无不彰显着另一人存在过的气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更别提还有每日清晨时放在桌案上的酸甜果子与糕点。
三日后,大军结束扎营,再次启程,这些为了缓解旅途劳顿的果子与糕点也没再断过。门口的军士只有卫护职责,又要考虑男女大防,每日就算送食水也只站在帐外,并不敢轻易僭越。
能将东西悄无声息带进来的,只有赢铣。
林寓娘起先并不怎么在意,碰不上面,林寓娘就只当不知那人是谁,说不上话,她就只
当不知道东西是送给谁的。好端端的果子从青变黄,糕点由热变冷,总之她不去碰,就当从没有这回事。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寓娘却不由自主地越发焦躁。
匕首握在手中,林寓娘自忖没什么可怕的,这原本就是赢铣的绛帐,他留宿或是不留宿,林寓娘根本不必在乎。但堂堂大将军,回自己的绛帐却像偷偷摸摸做贼似的,未免太过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