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带上的是一兜干瘪梨子和红皮萝卜,还有一包刚出锅的荠菜饼子、粟米煎饼。
看来对于基础生活物资,铜钱的购买力还是很强的。
荣珍放心地骑上毛驴,带着几包家资哒哒哒地赶往早已打听好的刘府门前。
到了那里,果然已有一队长长的车队正要整装待发,陆陆续续地赶来不少接到任务护送他们前去桃林县的江湖人士。
刘老爷在红叶镇经营多年,身家不菲,自然不只找了江湖人来护送,还有镖局的一队镖师和他家养的一队护院,三方人马组成互相防卫的稳固之势,保证刘老爷一家和他带走的家产能平安无损地到达桃林县。
荣珍观察一遍,随着大家前去刘府管家那里登名报姓。
自然不是真名真姓,江湖人用的大都是化名。
荣珍干脆报的是捡尸人名号,被管家意外看过一眼,给她安排到防护圈的外围,别的女侠则都在刘府女眷周围护卫。
可能是觉得忌讳吧?
荣珍无所谓地听从安排,拿人钱财,忠人之事,在哪儿都一样。
随着日头爬起,温度升上来,昨晚下过雨的路面被晒干,车队终于缓缓启程了。
荣珍骑着毛驴跟上大部队,倒是不用像其他同行那样全靠双脚跟随。
所以武林人士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想在江湖上讨口饭吃,至少你得有双好脚力,接活赚钱或者奔波逃命都用得上。
车队刚出镇子,黄栌林间的野狗们便都听到动静跑出来。
荣珍瞧着那规模,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昨晚靠驴子躲过一劫,得亏昨晚捡到它骑着过来的,不然单凭她自己的话,怕是都走不到镇子外就丧命于野狗嘴里了。
“这些野狗群,镇上没人管吗?”
看上去连车队都不怕,哗啦啦地围上来,叼到刘老爷让管家专门撒出去的碎肉才肯离去。
旁边有本地的镖师听到她的喃喃自语,顺嘴回道:“管的,等到黄栌花快开的时候,那些县城府城的少爷小姐学子游子们就该过来赏景玩乐了,届时镇上会组织人手提前狩猎,正好为春日宴补充肉食。”
荣珍默了下,那平时呢?就放着野狗群不管,阻碍行人进出镇子吗?
镖师一脸的意味深长,阻碍又何尝不是保护。
起码有了这些野狗群在,等闲江湖人士别想轻易祸祸红叶镇和黄栌林,除非你是武功高强的大侠。
另外有了这些肉食来源,镇上也能因此吸引不少像红叶堂这样的组织停靠,为维护镇子的安定出上一份力。
荣珍下意识想问你们知不知道野狗食人,转而一想人家未必不知,估计只是不在意,那她又何必点出来扫兴呢,说不定里面有她不知道的什么忌讳在。
话题戛然而止,继续行驶过一段,快要走出黄栌林范围时,后面追上来一队人马。
防护圈瞬间收紧,护卫们个个提起警惕。
结果来人赶到近前后,却是一群老弱病残拱卫着一位乘坐桐油小马车的俏丽女子。
刘府的管家前去交涉,得知他们也是去桃林县的,想要跟随在刘家车队后面蹭上一程,伙食、安全均自负。
刘老爷豪爽地应下,并送予他们一袋粟米和几罐清水。
荣珍看到那位大小姐很享受被大家众星拱月的样子,花钱给他们置办了许多行李家伙什,甚至还有两三辆代步的骡车,摇头表示不懂。
骡子比驴要贵,不知道大小姐的荷包能撑多久。
两个车队前后跟随着继续上路,走了不久,前头又遇见了熟人。
正是比刘家车队提前出发的景书和余伯,因为照顾到余伯的身体,二人骑马走得不算快,被他们一行赶了上来。
荣珍看看前面,再瞅瞅后面,不知为何,心里忽然生出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不是昨晚那样的刮风下雨,而是可能也许大概要……
出事了!
第180章六百两夜惊事
三行人碰到一起,刚踏出黄栌林的范围没多久,最中心的队伍里便陡然传出一声尖叫。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大家争相环顾四周,没发现有外敌来袭。
队伍暂停,经查证发出尖叫的是刘家一位小姐。
具体发生了什么,大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