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清流,亦非奸佞。我只是害怕……当所有人都开始说谎时,真实就成了最大的叛乱。可如今我才明白,真正的忠诚,不是对君王低头,而是对良心开口……”
>“初音响起那日,我在书房撕碎了十份奏折,写下这份忏悔。若有人读到,请告诉小满??我不是无辜的,但我愿意赎罪。”
>“北疆地底有炉,名为‘焚音鼎’,乃当年熔化真书之声的刑具。传说鼎心藏有一枚‘静默芯’,一旦激活,可屏蔽方圆千里内的所有陶铃共鸣。但它也能逆转??若以纯真心音注入,或可炼出‘复声丹’,使死者之言重见天日……”
手稿至此中断。
“他还活着。”沈知白冷笑,“而且,他想帮我们。”
线索指向极北苦寒之地??黑水泊。据传那里有一座冰封古城,城底镇着焚音鼎,由一群被称为“哑卫”的太监世代看守,他们出生即割舌,终生不得言语,只为防止鼎中冤魂借声还魂。
队伍重整行装,踏上最后征程。途中遭遇三次伏击,皆为伪装成商旅的鸦影卫残部。最后一次交战于荒漠驿站,沈知白为护豆芽,左肩中了一枚淬毒铁钉,钉上刻着小小乌鸦纹。
“老套路。”他咬牙拔出钉子,鲜血涌出,“他们怕的从来不是武力,而是声音。所以要用毒,让人说不出话来死去。”
阿枝连夜调配解药,却发现毒素并非寻常,而是掺入了某种干枯的铃草粉末??正是当年宫中用来压制“心音反应”的秘方。
“他们在研究如何系统性地消灭‘真语基因’。”她脸色苍白,“不止针对个体,而是想让下一代人天生无法感知谎言。”
消息传开,各地微光屋自发组织“护音行动”。年轻讲师们走上街头,教孩童唱《守望谣》;医馆开始免费发放抗幻药丸配方;甚至有江湖戏班编排新剧《铃声何处》,讲述小荷与小满的故事,巡演至边境小镇,观众泪流满面,齐声高呼“我们要听真话”。
就在这种风起云涌之际,寻鼎队终于抵达黑水泊。
湖面结着厚达数丈的玄冰,漆黑如墨,映不出星月。唯有中央一处漩涡状裂口,冒着丝丝白气,隐约传来金属撞击之声,如同巨钟在冰下轻叩。
按照《补天录》残图指引,他们在冰层东南角找到一处入口,沿着螺旋阶梯下行千阶,来到一座青铜大殿。殿中央矗立着一尊三足巨鼎,通体漆黑,表面布满人脸浮雕,每张嘴都被铜针缝合,眼中嵌着夜明珠,幽幽发光。
“焚音鼎。”豆芽低声,“这些脸……都是当年被销毁著作的作者。”
沈知白环顾四周,忽觉异样:“守卫呢?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会无人看管?”
话音未落,殿壁两侧缓缓走出数十名白衣人,面容枯槁,脖颈缠绕铁链,口中塞着木团。他们手中捧着竹简、帛书、残卷,一一摆放在鼎前,动作机械如傀儡。
“他们是……自愿献祭的学者?”阿枝震惊。
一名老者突然挣脱束缚,扑倒在豆芽脚边,奋力扯出口中木团,嘶哑喊道:“快阻止鼎心启动!他们要把所有真话炼成灰!”
“谁?”豆芽扶起他。
“钦天监前任副监……我因私下记录星象异常被罚入此地……他们每月选一人开口,然后割舌投鼎,以此喂养‘静默芯’……但最近……最近鼎内开始回应了!那些死去的声音……在反击!”
他剧烈咳嗽,吐出一口黑血:“鼎底有机关,需三人同时输入真音密码才能开启。密码藏在三本遗书中??《薪火集解》《守望录》《补天录》各一句……否则,鼎爆则千里失声!”
众人立刻翻阅携带典籍。最终拼出密码:
>“我说完了,但你们要说下去。”(出自小满遗铃)
>“孩子,请记住我的名字。”(出自九孔井石板)
>“心之所诚,口之所述。”(出自《守望录》第七章)
三人分别持铃站定方位:豆芽居东,诵母亲遗言;阿枝居西,念石板铭文;沈知白居北,以剑尖划臂,血滴成字。
鼎身震动,人脸浮雕逐一睁眼,嘴唇微动,却无声。忽然,鼎盖升起寸许,一道赤红光柱冲天而起,穿透冰湖,直射苍穹!
整个北疆为之震动。千里之外,百姓仰头只见夜空裂开一道红线,宛如天眼睁开。与此同时,所有佩戴陶铃之人,无论身处何地,耳边同时响起一段童声吟唱??
正是小荷当年未唱完的第七个故事:
>“星星落进井里,变成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