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我是如何当神豪的 > 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电话聪明(第1页)

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电话聪明(第1页)

时间啪的走得飞快,很快就过去大半个小时。

井高和万菲菲侧对着闲聊。

菲菲一米六八的身段在房间里柔光下舒展,肌肤是那种常年娇养出的、毫无瑕疵的冷白皮,光滑得如同上等的羊脂玉,仿佛轻轻一掐就能。。。

飞机降落在敦煌机场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清霜站在接机口,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亚麻外套,手里拎着一个旧帆布包,像是从三十年前的照片里走出来的人。她没说话,只是朝他点了点头,转身便走。井高提着行李跟上,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了这片土地沉睡的记忆。

车行三十公里,穿过一片片被风蚀成奇形怪状的雅丹地貌,远处莫高窟群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如同悬浮于沙海之上的幻境。清霜终于开口:“今天是第156窟揭纱的日子。一百位‘她创空间’的女孩已经到了,住在研究院临时搭的帐篷营地。她们昨晚集体抄写了《金刚经》片段,说是要为壁画祈福。”

井高望着窗外飞掠而过的戈壁,低声问:“你知道吗?我梦见母亲了。她站在一面墙上画画,背对着我,裙裾被风吹起,像一片燃烧的红叶。我想喊她,却发不出声音。醒来时枕头湿了一角。”

清霜侧头看了他一眼,眼神温柔,“也许不是梦。有些记忆,本就不该靠眼睛去确认。”

抵达研究院已是上午九点。阳光洒在黄土色的建筑群上,映出斑驳光影。一群年轻女子围坐在院中空地,有的低头缝制刺绣,有的轻声诵读诗文,还有几个正用盲文笔在纸上缓慢书写。她们来自不同省份??云南山区的辍学少女、东北下岗工人家庭的女儿、西北牧区独自抚养孩子的单亲妈妈??但此刻都戴着统一的浅灰色胸牌,上面写着各自的姓名与“她创空间”编号。

李曼正在教一个小姑娘调颜料。“你看,赭石加一点藤黄,就是沙漠的颜色。”她说着,抬头看见井高,笑着招手,“你来了!我们都等你剪彩呢。”

“不是剪彩。”他摇头,“是揭纱。而且,主角是你们。”

仪式定于正午举行,按古礼焚香净手后,一百名女性依次进入第156窟。洞窟不大,中央供奉一尊残损的菩萨像,南壁那幅双生仕女图静静伫立千年,如今已被清理出完整的轮廓。左侧仕女面容清晰,眉如远山,耳坠呈逆时针螺旋状;右侧则仍覆着薄纱,只露出半截脖颈与一抹朱唇。

清霜站在井高身旁,低声道:“我们做了三维建模,发现两位仕女手中的莲花枝条原本相连,象征‘同根共生’。但某次修缮时被人刻意割断,可能是出于某种禁忌。现在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揭开覆盖层,更是修复这份断裂的意义。”

井高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几步,面对众人。“三年前,我在会议室里提出‘萤火计划’,被骂作天真。那时我以为改变世界需要权力和资本。后来我才明白,真正的力量藏在这里??”他指向心口,“也藏在你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今天,请你们亲手掀开这层纱,不仅是为了看一幅画,而是告诉所有人:那些被遮蔽的名字、被遗忘的故事、被压抑的声音,终将重见天日。”

掌声响起,夹杂着抽泣声。第一位女孩缓缓上前,颤抖的手指触碰到纱布边缘。她叫阿依古丽,新疆喀什人,曾因家庭贫困险些被迫早婚,是“她创空间”资助她完成高中学业,并考入美术学院。她闭眼默念了一句维吾尔语祷词,然后轻轻一扯??

纱落。

整幅壁画骤然鲜活起来。右侧仕女完整显现,容貌竟与左侧几乎一模一样,唯独神情更显坚毅,眼角一道细痕似泪亦似刀刻。她的左手握着一支毛笔,右手托着一本册子,封面上隐约可见四个篆字:**心灯录**。

现场一片寂静,仿佛连呼吸都被冻结。

“这不是普通的供养人画像。”清霜的声音微微发颤,“这是记录者。她在写一本关于这个时代的女人的书。”

井高走近壁画,凝视那本“心灯录”。通过高倍镜头观察,册页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字,虽已褪色,但仍可辨识部分内容:“……癸未年七月,长安大疫,妇孺死者三百余……有女医孙氏,夜巡巷陌,以艾灸救活十七人,官府不录其名……”“……甲申春,北地饥荒,寡母王氏鬻发购粮,养邻家孤儿三人,卒于途中,无人收骨……”

“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他说,声音沙哑,“却被史书遗漏。”

“所以她画下来。”清霜轻抚墙面,“用色彩代替文字,用形象保存记忆。她是守夜人,也是传灯者。”

当天下午,团队紧急召集专家会诊。碳十四检测显示,此部分壁画绘制于公元874年左右,正值晚唐动荡时期。而根据风格分析,主笔极可能是一位女性画工,因为在所有男性画师作品中,极少出现如此细腻的情感表达与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心灯录”册页背面,研究人员发现了隐藏题记:

>**吾名慧贞,俗姓张,父为州吏,母织绫罗。少时见姐妹遭卖为婢,誓终生述女子之事。今逢乱世,恐卷帙难存,故绘于壁,愿来者知:非无英烈,乃史笔偏颇耳。**

“她知道自己会被抹去。”井高喃喃,“但她还是写了。”

当晚,他在研究院宿舍写下新的倡议书??《心灯计划》:将以“双生仕女”为核心,启动全国范围内的“女性记忆抢救工程”。内容包括:

一、建立“民间女史档案库”,收集普通女性口述史、日记、信件、手工制品等非正式文献;

二、在每座“流动美育站”设立“她说”角落,鼓励女性讲述自己的故事并录音存档;

三、联合高校开设“隐形史学”课程,训练学生挖掘被主流叙事忽略的性别经验;

四、每年清明节举办“无名者祭”,公开朗读一段从未被记载的女性人生。

他写道:“历史不该是胜利者的名单,而应是所有活过之人的回响。我们纪念英雄,也要记住那个默默递水给伤兵的村姑;歌颂将军,也不忘那位在战火中抱着婴儿逃难的母亲。她们不是背景板,她们是文明的底色。”

消息发布仅十二小时,已有超过两万名女性报名参与口述征集。一位贵州苗寨的老奶奶寄来一封皱巴巴的信,里面夹着一根银簪和一张泛黄照片:“这是我娘留给我的唯一东西。她说她是侗族最后一个能唱《女诫十八章》的人,可没人听了。您要是愿意听,我就讲给您。”

与此同时,“心灯录”内容经数字化复原后,在社交媒体引发轰动。#原来历史上有这么多我不知道的女人#登上热搜榜首。有学者指出,类似“慧贞”这样的“壁画史官”在全国至少发现十余处,集中在唐宋交替之际,多位于边陲石窟,暗示当时已有女性自发组织的文化抵抗网络。

一个月后,第一辆“流动美育站”改装车厢驶出兰州铁路工厂。车身漆成暖杏色,顶部装有太阳能板,侧面印着双生仕女剪影与一行烫金小字:“听见她的光。”车内配备盲文打印机、语音日记亭、可触摸浮雕墙及微型展览厅。首站目的地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一所女子职业中学。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