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虎贲郎 > 第739章 命运齿轮(第1页)

第739章 命运齿轮(第1页)

临近五月,青州临淄。

比起临淄城,孙策更喜欢繁华、风景秀丽的济南国历下。

选择不同城邑为治所,那发展的侧重点就不同。

临淄的好处在于航海,不管是与幽州、辽东的海贸航线,还是绕行胶东向。。。

秋风起时,守心寨的松柏簌簌作响,如低语,如誓词。赵明远站在寨墙上,望着远处山峦叠翠,云雾缭绕间似有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又似无数书页在风中翻飞。他手中握着一封新到的密信,来自洛阳??太学“信义策论”首场考试已毕,三千学子挥毫泼墨,竟有七百余人直言“今之朝廷仍惧真言,非信义之实”,更有三人交卷空白,仅题八字:“无声之处,方见深渊。”

阿兰朵走到他身旁,披上一件厚袍。“他们怕了。”她轻声道,“礼部尚书昨日称病不出,御史台连夜焚毁三十七份旧档。可笑的是,民间抄本早已流传,连市井说书人都编成了《双玉冤录》。”

赵明远笑了笑,将信收入怀中。“怕,是因为动摇了根基。十五年前,我们只是几个被放逐的人;如今,信义已成星火燎原之势。他们烧得再多,也灭不了人心中的光。”

正说着,赫连曜骑马归来,身后跟着一队风尘仆仆的使者,皆着胡服,佩短刀,眉宇间带着草原特有的坚毅。为首者下马跪拜,双手奉上一只青铜匣:“龟兹王遣我等送来最后一批档案,藏于佛窟夹壁三十年,今日终得见天日。”

赵明远接过匣子,指尖触到冰凉铜纹,心头却如烈火焚烧。他知道,这匣中所藏,正是当年梁承业亲笔撰写的《辛亥三号备忘录》原件??那份记录崔胤、张让如何勾结北疆军阀,以“胡乱中原”为名行割据之实的铁证。

“打开它。”他说。

众人围聚石台,林照儿亲自执剪启封。匣内层层油布包裹,最深处是一卷竹简,丝线已朽,展开时簌簌作响。第一行字便如惊雷炸裂:

>“贞观十七年五月初九,崔胤私召陇西节度使入京,许以‘清君侧’之名,实欲废帝立幼,控中枢而揽兵权。阿兰朵公主为阻和议,被囚癸卯零号地窖,伪称暴毙。梁某力谏不成,反遭构陷,不得已假死脱身,潜伏南山三年,联络西域七郡……”

读至此处,阿兰朵掩面而泣。她终于明白,那夜宫墙外的一缕笛声,并非幻觉??是父亲用命换来的最后一句告白。

赫连曜猛地站起,眼中杀意凛然:“崔胤虽死,其党未除。崔衡虽退,门生遍布六部。若不趁此清算,信义不过虚名!”

赵明远沉默良久,缓缓合上竹简。“杀,解决不了制度之病。我们要的,不是复仇,而是重建。”他抬头环视众人,“明日,我们将这份备忘录送往长安,但不止送一份??我要让它同时出现在洛阳、敦煌、成都、建康的街头巷尾,让每一个识字的人都能看到。”

林照儿点头:“我已经联络十七郡信义塾,三百六十名弟子将在同一日张贴全文,并组织讲读会。百姓若不懂律法术语,我们就用故事讲;若不信朝廷文书,我们就请亲历者站出来讲。”

当夜,守心寨灯火通明。陈知微带领学子们连夜誊抄,每一笔都如刻碑般郑重。她在卷末加了一段按语:“历史从不由胜利者独写。今日你我执笔,便是为千年后的清白留种。”

七日后,长安城东市口,一面白布高悬,上书《辛亥真相录》全文。围观者如潮,有人痛哭,有人怒吼,更有老儒当场撕毁身上官服,大呼“吾辈误国三十年!”与此同时,洛阳太学生集体罢课,要求皇帝亲赴太学谢罪;敦煌僧人在莫高窟鸣钟百响,宣布将梁承业画像供入护法殿;就连一向沉默的岭南士族也联名上书,请求重审“南中教案”。

朝廷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皇帝连下三诏安抚,却又迟迟不敢回应核心诉求。直到一名八岁童子在长安街头朗诵《信义颂》,被衙役掌掴驱赶,激起民愤。数百妇人围住府衙,手持《信义录》高唱:“一人受辱,百族同悲!”此事震动宫闱,皇后亲自出面道歉,并下令释放所有因言获罪者。

十月初一,皇帝终于召见赵明远,地点不在金銮殿,而在太庙偏殿??那是历代帝王祭祖之地,象征着最庄重的承诺。

“先生所求,朕已深思。”皇帝声音低沉,“前两项允诺不变:档案全数公开,平冤院即刻筹建。至于第三项……《言论自由法》,朕愿交由三公九卿与太学博士共议,三年内定案。”

赵明远摇头:“三年太长。一句真话等了十五年,不能再拖。”

皇帝皱眉:“可若骤然废除‘以言定罪’,恐有奸人煽动叛乱。”

“真正的叛乱,从来不是来自言论,而是来自长期的谎言。”赵明远直视帝王双眼,“陛下可知为何守心寨能守住?不是靠刀枪,而是因为每一句话都说实话。百姓不怕苦,只怕被骗。只要允许说真话,天下自安;若继续压制,哪怕派十万大军驻守长安,也无法阻挡人心崩塌。”

殿内寂静如死。良久,皇帝长叹一声,提笔写下手谕:“即日起,凡因政见不同而被捕者,一律释放;今后官员治罪,须经平冤院复核;《言论自由法》草案限半年内呈报,不得拖延。”

消息传出,举国沸腾。晋阳信义书院门前,百姓自发燃起千盏灯笼,组成“信”字形状,照亮夜空。而远在北方,赫连曜接到捷报,仰天大笑,随即下令解散信义联军主力,仅留三千骑兵巡边,其余将士归田授地,共建新村。

但他并未放松警惕。他在给赵明远的信中写道:“狼群退去,虎患犹存。崔氏余党仍在暗中串联,近日已有三名证人‘意外身亡’。请务必小心。”

赵明远深知危险未除。果然,半月后,一名自称“旧吏之后”的青年求见,声称掌握张让临终遗言。赵明远接见于书院静室,对方刚开口,窗外箭影一闪??赫连曜疾冲而入,挥剑格落一支淬毒冷箭。刺客遁入林间,只留下半块腰牌,刻着“内侍省?秘察司”。

“他们还不死心。”阿兰朵脸色苍白,“这是宫里的秘密监察机构,专司铲除异己。”

赵明远凝视腰牌,忽然冷笑:“那就让他们再演一场戏吧。”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