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门派大小、修为高低、阵营正邪,多少都得了些消息,纷纷赶来此地,想要分一杯羹。
且不说神树无相在此扎根多年,养护了多少天材地宝。若是撞了大运,巧合之下捡回一截未死的无相枝叶回去精心养护起来,将来有大机缘也未可知。
一时蒙山之中鱼龙混杂,彤华本就有派人前去防止生乱的意图,即便没有平襄插手派来简子昭,她也是要遣其他使官去的。
彤华一直持续接收着这边的信息——人间有八个领头的修仙门派,统称作“正道八门”,此时除却一家梦宗,其余都派了弟子前来。有他们大派坐镇,遵规守矩,虽偶尔生出些小插曲,却也绝不算混乱。
各自捡些好处回去,给自家弟子送点机缘,也便罢了。
眼看着这么多天过去,蒙山里有点灵气的宝贝都被扫荡一空,许多小门派已经收手,就连正道八门里也有两家踏上了归程。
却不知是谁从哪里放出了话,说是蒙山一道地动,震出了天子剑的消息。
这下可好,那两家毫无犹豫,又原地折返了。
说起这柄天子剑的来历,其实也算不得久远,细数起来,也就三百多年。
当初卫旸称帝,统一九国后为表不世之功,请名家铸就此剑。天子剑斩功臣大才,斩贼子奸佞,护无上帝权,护国中百姓,因属人间帝王,渐生灵而成神器。
天子剑是唯一属于凡人的神器,所以虽自现世便成为帝王的代表之物,却并不是随意归属于任何一位帝王。
卫旸驾崩之后,卫朝少帝未曾有一日佩剑临朝,连祭天大典都不曾请出。传说中,在卫朝灭亡之后,薛定入住卫宫,曾经短暂地拥有过这柄神剑,但随着昭朝建立,此剑也随即不知去处。
昭朝的原氏皇族从来对即位天下之事甚少提及,就是知道手里一无天子剑、二无九国玺,实在是不占道理。
原本过了这么多年,昭朝的统治太平安定,百姓也都安居乐业,再加之史官刻意少言提及,大家约莫也都忘了这回事。但这回这个消息一出,又隐隐生出了乱子。
普通的百姓自然是不如何关注的,但大昭上位的那些统治者,总是要坐不住了。
修士也眼馋。这东西说来说去,已经是一个传说中的神剑,即便真被人间的皇帝拿去了,也只能用作一个象征性的物件,起不到什么实际的作用。
可是他们拿去就不一样了。这样蕴含灵气的神剑,若是成了哪家的镇派之宝,自然可改修士界如今局势。
若是哪家再有个不世出的天才弟子,得以掌握此剑,想来飞升指日可待,一人得道,门派自然鸡犬升天。
一时间,八门对此虎视眈眈。
彤华特地去问过原承思的意思。朝中倒是有大臣暗中向原承思进言,原承思却对此剑兴致缺缺。
他是想着,原氏皇族当年从薛定手里夺位,的确算不上干净,如今好容易过了这么多年,叫世人忘得差不多了,印珈蓝也已经铲除,眼见得是一片大好,无谓为此剑生出风波。
即便真抢来了,他们一群凡人,也未必能守得住。若是将来原氏子孙再出个无德之人,白白将天子剑丢了,那才是真正的亡国之相。
彤华也是如此想,正所谓怀璧其罪,与其让他们守着个前朝圣物惶惶度日提防外敌,还不如将此物彻底抹成传说之物,丢出去了事。
见过原承思,得了这个回答,离去时她特地向他承诺:“陛下放心,此间事了,凡世之间,不会再有天子剑的传言了。”
原承思自然放心让她离去。
颂意已经早彤华一步先来了蒙山布控,收到彤华过来的灵讯,立刻便去接她。
“使官已经四处查过,蒙山之中没有天子剑的气息。修士们各自占地试图寻找,如今都还没有动作。放出谣言的人已经在查,但目前还没有结果。”
他微顿一下,说出最紧要的一个消息:“目前为止,没看到菁阳宫的人。”
前些日子昭元被平襄传召的消息还是他传给彤华的,如今突然发生这样的事,他自然第一时间就考虑到了是不是昭元的行动。
彤华立于云端,垂眼向蒙山而望。蒙山上本是长年的雾气迷蒙,因无相木枯死,没了那么多馥郁灵气以作遮掩的用途,如今只剩下一点薄薄的迷雾。
而深山之内,由于八门都开了灵阵观测,竟是连一点雾气都不剩下了,坦荡得一目了然。
彤华以前或多或少和八门里的人物打过一些交道,垂眼看时,见着了几个眼熟的人。
颂意察言观色,见她目光落定在几家立于灵阵四方的人物,便又道:“先前司命神君给了回复,观命盘指引,天子剑未归神域,由修士掌握。”
彤华来时便向司命秘密发了一条灵讯,以期确认天子剑下落。原承思拒绝时她心里就大约有了数,如今回复到位,更是坐实了她的猜测。
她垂眼看着这几家,一处又一处地点出他们的名字:“定云谷,饮鹿泽,无量山,沧乾墟,照天海,凤首山,结丹川……”
她侧首问颂意道:“你觉得谁能抢到天子剑?”
段玉楼站在她身旁,差点没笑出声——真是个好问题,排除法,起码排除了一个梦宗,现在只剩下七个回答了。
颂意一时有些沉默,突然有些怀念起陵游在的日子了。
起码那个时候,这种问题,彤华也只会抓着陵游问,不会用来为难他。
故此,颂意对彤华这种随意所至的即兴问题实在是没有太多应对的经验,不太清楚其实只要随便猜一个就可以。因为她大概率只是想跟人打赌赢一回,赢什么不重要,哪怕是个不值钱的小玩意儿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