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不当炮灰当皇商 > 千里之堤(第2页)

千里之堤(第2页)

顾行知又和他们挨个问明白村落位置,定了时间,才将他们从陈家院子送走。

走时,这四位村长还很会做人,都或多或少在顾行知牛车上买了东西,又互相道了端午安康才离去。

送走四位村长,陈秀才就拿着画好的广告图纸出来,给顾行知过目。

顾行知有些意外,道:“这般快?”

陈秀才谦逊笑笑,道:“今日下笔如神助,一气呵成就画出来了,东家请过目。”

顾行知展开看去,沈玉也跟着凑过来,只见上面画着一间简陋的酒摊,一位面容和蔼敦厚的老伯正从大酒坛子里盛酒,另一边围着不少人等候,一个个眼巴巴望着那坛美酒,还有一个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鼻子朝天嗅着,脸上带着陶醉之意,仿佛光是闻着酒味就让人垂涎微醺了。

实在传神。

再看上面的字,提笔是一句“酒逢知己”,下对“良酒会友”,再是黄记酒铺的大名以及活动内容,着重介绍了黄酒惠售活动,最后是新品白酒十两一壶的字样,将顾行知说的那些介绍语都写了进去,排在下面不甚起眼的地方,约莫陈秀才还是觉得这个价有些惊世骇俗了。

可那十两一壶的字眼还是太刺激人,沈玉一眼就看到了,惊讶道:“醉仙酿?十两一壶?”

他拿眼睛看顾行知:是咱们那天喝的那酒吗?

顾行知轻轻点头,沈玉不说话了,回味了一下那个酒的味道,烈则烈矣,但在他看来滋味还差了一筹,十两一壶更多是突出一个噱头,名不副实,除非顾行知有手段短时间把这酒的味道再提一提,名声再提一提,才对得起这个身价,不然这事说出去只会被人当成笑柄,言他痴人说梦。

顾行知道,“价钱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关注到它。”

果然,这就是一个噱头。

但顾行知显然并不想多谈论这个,他便是这样的人,事情未成定局之前,不喜多言,事成之后,也不用他多说。

这张广告顾行知颇为满意,便让陈秀才直接张贴了出去,又把一些琐事安排了,便带着沈玉往周家村而去。

周家村的情况大差不差,周幼学同样将账册交给了顾行知,一共售卖了约二两三钱,比石湖村少一些,但周家村人口只有八百余,石湖村有上千,如此也是应当。

随后顾行知又把交代给陈秀才的事告知给了周幼学,这点上周幼学比陈秀才机敏,倒是不用他多教什么,再加上有他母亲帮衬,很熟练的就在有村人上门要买徐记的酒时,用黄记的酒代替了过去,成交了两单。

如此顾行知便放心了。

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他现在所做的对徐记来说不算什么,徐记有三家酒肆,每日成交几百上千单,流动的银钱就有几百两,还真不在乎这在不知不觉间被抢走的几百文钱,但一日如此,两日如此,渐渐日日如此,被他撕开的口子越来越大,千里长堤也将垮塌崩裂。

他等着那天,并且那天不会很久到来,他会亲手折断顾守德的一只左膀右臂,给其他追随在其后之人看看,顾守德这颗大树就如此安稳么?

端午过后,那笼罩在承德城上空的节日喜气消散,盛暑来临,日日蝉鸣蛙叫,热浪扑面,村里的人们也难得闲下来一些,倒不是他们想闲,而是这样的天气大中午出去是要中暑热的,这年头哪怕生活都富裕了一些,可也不敢生病,这一病拖累一家子人不说,就怕人还没了,还不如歇在家中,只赶着早晚出去干些活。

顾行知却不得闲,他一连七天早出晚归,把那边四个村子的情况摸清楚后,就在家中绘制了一张舆图,大致将这几个地方的路线都串联起来,标注出了三条路线,一条是最好走的,一条是最近距离的,还有一条中规中矩的。

最好走的那条路平坦,但要绕远道,走官路,牛车可以通行;

最近距离的,要爬山过河,还有一段荒郊野地,这个时候的荒郊真不是随便去的地方,基本是未开荒的山林,什么野猪长虫运气差点全都能遇上,就说他们那猎户邻居,曾经就在离村子不过十里的山下野地里撞见过一头四百多斤的野猪,也幸亏他是经验丰富的猎户,两个儿子也在身边,三人借着工具和那头野猪缠斗许久,才把野猪打死了抬回来,若是只有一个人在那里,少不得就遇害了;

最后一条路中规中矩,比最舒坦的路要近,能少走十几里地,比最近的路要安全一些,途中还能经过一个只有十几户的小村落,亦能走牛车。

顾行知偏向第三条路,他有牛车,选择一和三都能用得上,第二条确实很近,但他犯不着冒险,中规中矩就好。

他算了算,以后要是兼顾六个村子,送一趟货下来就算有牛车载货,也要一整天,从日出到日落才能回来,并且中途不能太多做停留,不然就要走夜路。

这其中原因,一是牛车虽稳当,但速度不快,要是换马车就能快上不少,但马车价贵,他还用不上;二是他手中人手少了,若是有多出来的人手,那边四个村子都相差不远,可以雇佣两个人专门负责城北几个村子的生意,他这边的目前自己和沈玉能兼顾的过来,并且沈玉越来越熟练,这几天他忙着去和那四个村子交涉,有一次送货就是沈玉自己去的,完成的很不错,以后可以帮他独当一面。

以后那四个村子帮帮带货设立起来后,得想办法招纳人手了。

顾行知想着,支开桌前的窗户,明亮的月光如水流了进来,褪去暑气的清凉夜风吹拂进房间,后院菜地里,他移植进去的几株青苗已经舒展开身躯,开始顺着支立在那处的竹竿往上攀爬。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