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不当炮灰当皇商 > 广告与说书人二更(第3页)

广告与说书人二更(第3页)

遂看向顾行知。

顾行知道:“其实今日我们来目的并不是应聘贵楼的说书先生,是我有一个单独与李先生的交易,想和李先生谈一谈。”

“哦?”李先生有些莫名。

“是这样的,我正在做一门买卖,需要推广一下,让更多人知晓,我知品香楼是城中数一数二的茶楼,每日客似云来,李先生也是有名望的说书人,正好过两日就是五月初一,赶大集的日子,加上端午在即,承德城中定是热闹非凡,就想请李先生帮我宣扬一下。”

李先生沉吟不语,未说可,也未说不可。

“自然,也不会让李先生做白工,李先生每帮我宣扬一次,我予先生三百文茶水费,预计初一到初五每日最少有一次,事成之后不论效果如何,费用当场结清。不知李先生可有意愿?”顾行知淡笑着道,那双黑眸注视着人,予人万分诚切之感。

李先生张了张嘴,这条件很难让人拒绝,只是他心里惦记着另外一件事,他用略低的语气诚恳道:“其他事情都好说,沈先生要是不愿意留下也可以,就是,就是那个话本子后续,能不能卖给我品香楼。”他说着,不好意思地笑笑,紧张期待地看着顾行知。

顾行知笑道:“自无不可,只要李先生答应我所求之事,话本子双手奉上。”

李先生眼睛一亮,因沈玉出尔反尔不留下而有点一点怨气也烟消云散了,略微激动道:“那我等好好谈谈吧。”

于是两人开始坐着长谈,把如何打广告的方式,细节,时间,费用都一一讲明,列了一份合约,然后又商议起话本子的售价,何时交稿等。

沈玉在旁边听他们说话有些无聊,在房间里转了几圈,又站到顾行知身后去,倚着他的椅背,听两人继续说。

等商量的差不多,顾行知道:“贵楼东家那边许是要招呼一声,这需劳烦李先生去说明。”

李先生道:“这是自然,东家应是不会阻碍。”

他本以为顾行知会让他生硬的宣扬推广,可听了顾行知给他的法子,便觉得这事实在小事一件,东家肯定不会有意见,而且还到手如此绝妙的一个话本子,对他自己而言,顺手的一件事,还能额外赚取一笔银子,实在是一件妙事。

如此便就说好了,只等五月初一那日见见效果。

离开了品香楼,顾行知又带着沈玉去了城中另外两家有说书先生驻店的茶楼酒肆,同样许以差不多的条件,一一谈妥了,不过并没有给他们话本子。

这两家规模不如品香楼,说书先生待遇也低一些,其中有一位颇为拮据模样,听顾行知给的薪酬后,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可谓顺利无比。

此外,顾行知还去了一个戏班子,找上班主谈了一谈,比起那几位说书先生,这位戏班班主似乎以前做过类似之事,所以很快就说通了,只是要价颇高,一次要五百文,顾行知想了想,还是答应了。

这时候的人对听戏很是追捧,花旦青衣便是此时代的偶像明星,身价自然也高,哪怕是让他们在台上多加几个词,也是要加钱的,而影响力也比单打独斗的说书先生要强。

尤其是每逢好日子,那些富商家中都会请戏班子过去唱上一场,若是能在那种场合帮他宣扬一下,对于他接下来找城中商户谈合作很有帮助。

如此,这一日要做之事算是圆满了。

等他们回到家时,已近黄昏,篱笆院子门口坐了一个人,是周幼学。

看到他们回来,周幼学连忙站起来,等顾行知把牛车从破开的那个缺口把牛车赶进去,跳下车,走到他面前。

顾行知问道:“怎这么晚过来,有什么要紧事吗?”

周幼学纠结了一下,把上河村村口发生的事和顾行知说了,脸带气愤。

“在场二十余人,无一人帮行知哥说话,枉行知哥一直给他们带东西,只落得奚落和落井下石之语,实在可恶!”

他以前不太信村有村风这样的话,现在才知果然人以群分,那样一块侮辱人的木牌立在那儿,若是他们周家村的人看到了,定是要拔了,拿斧头劈了,当柴火赶紧烧了,绝不会立在那儿让人指指点点,笑话顾行知。

可今天他在那儿一会儿,没有一个人说是去把木牌处理了,还一堆人说着风凉话,那几个来找他要下单之人明明听着,也无动于衷,不帮忙说一句话,但是会找他下单然后让顾行知把东西带进来。

行知哥帮人带东西确实是他生意的一部分,但在他没有做这个之前,哪有这种特意帮人带所需之物的事情,村民们要的东西五花八门,不是太麻烦的行知哥都二话不说接了,然后想办法把东西弄来,不仅不多收钱,给的价还比市价低一点。

他一直觉得顾行知不仅是做一门买卖,也是在做一件有利于民的好事,村民们不说感激他,连起码的帮他说一句公道话都不肯,实在凉薄。

他现在觉得,顾行知不做上河村那边的生意太对了。

顾行知和沈玉对视一眼,后者没忍住,侧头咳嗽了一下,一下没憋住,笑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