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学者综合症 > 第117章(第1页)

第117章(第1页)

顾玺研究所的门牌挂上墙面第三日,顾玺便在全员会议上抛出了第一个项目——《反氢原子量产技术》。

会议室里,七张年轻却写满专业的脸庞上,瞬间布满了震惊与疑惑。

“反氢原子?”曾庭轩推了推眼镜,皱眉:“目前全球范围内,能实现单次捕获已属顶尖,量产更是被学界判定为至少十年内难以突破的壁垒。”

他深耕低温物理领域多年,比谁都清楚这项技术的难度,低温环境控制、反粒子精准捕获、电荷中和稳定,每一步都是横亘在科研路上的巨石。

顾玺指着投影幕布上的技术路线图,自信道:“十年是别人的期限,不是我们的。”

前世,顾玺和团队花了三年左右,就找到了反氢原子量产的关键突破口。

对这项技术,顾玺了然于心,这次连一年都不用。

韩漓:“我支持顾玺。”

柏瑾之吐槽:“顾玺做什么你不支持?算了,我也支持。”

夏清秀:“既然顾哥决定了,那我也支持。”

韦乐言:“我听顾玺的。”

少数服从多数,顾玺研究所挂牌后第一个项目,《反氢原子量产技术》启动。

项目启动的第一周,实验室便成了众人的家。

曾庭带领材料团队,日夜调试用于制造超真空环境的特种合金,每一次成分配比的微调,都要经过上百次的性能测试。

柏瑾之则埋首于量子调控算法的编写,屏幕上跳动的代码,要精准控制电磁陷阱,将反质子与正电子的捕获效率提升三倍。

韦乐言、夏清秀、宁一帆三人负责粒子探测系统,需要在百万分之一秒内捕捉到反氢原子的信号,误差不能超过千分之一纳米。

顾玺和韩漓则守在核心实验区,盯着那台改造后的反质子减速器。

“温度再降50毫开尔文……”韩漓盯着低温监测仪,声音沉稳:“电磁陷阱强度调到1。2特斯拉,注意反质子注入速度。”

顾玺点头,手指在控制台上精准操作。

前世在这个步骤失败过几次,因温度控制偏差0。1毫开尔文,导致整批反氢原子在生成瞬间湮灭,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因此顾玺在这一步格外谨慎。

第六个月,实验顺利进展。

“反质子注入完成,正电子准备注入。”宁一帆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顾玺深吸一口气,按下正电子注入按钮,屏幕上的粒子轨迹图开始缓慢变化。

三分钟后,夏清秀突然惊呼:“信号!捕捉到稳定的反氢原子信号了!浓度是现有技术的20倍!”

整个实验室瞬间沸腾。

当第一批稳定存在超过10分钟的反氢原子被成功储存时,《反氢原子量产技术》的论文连夜提交给了《科学》杂志。

审稿人在看到数据的那一刻,直呼“这是颠覆性的突破”。

论文发表当天,研究所的电话被打爆。

国内外顶尖高校、科研机构纷纷发来合作邀约,国家科技部更是直接派专员上门,将这项技术列为“国家重大战略科技成果”。

顾玺坐在办公室落地窗前,看着楼下陆续赶来的各科研单位,对韩漓笑道:“韩哥,我们的研究所,稳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