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今已是董卓麾下极受重用的将领,当日从梁国班师回京,军中地位水涨船高。
当日,董卓问他是如何想出焚梁之计的,他脑海中浮现出贾诩的脸孔,但随即便将功劳尽数揽到了自己身上,自称是自己的妙计。
董卓闻言,甚至欣慰,夸他有勇有谋。
华雄阔步走到谢乔面前,望着众人费力搬送着箱子,脸上神采非常:某奉相国之命,特前来迎谢豫州。
虽然是第一见到此人,但谢乔也知道,正是他,一手焚梁国。
那场大火十日不灭,数万间屋舍被毁,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更有成百上千无辜百姓死于那场浩劫中。
见过将军,将军神威,乔记忆犹新。谢乔拱手。
华雄轻哼一声,更加得意,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谢豫州若早日奉旨入京,梁国何至于此?
谢乔神色不变,只是微微颔首,没有多言。
她抬手,恭谨地示意他先行。
她深知此时争辩无益。
华雄见她如此恭顺,心中更是自得,遂转过身,大步流星便往前走去。
就在华雄转身的下一秒,谢乔悄无声息地摊开右手,系统面板打开【背包】,一柄已然上弦的连弩凭空出现在她手中。
她瞄准华雄的头颅,食指扣动扳机,没有任何犹豫。
嗖!
弩弦震颤,发出一声轻微的响声。
下一瞬,一支短箭,以极快的速度瞬间射入华雄没戴铁盔的后脑。箭头穿透头骨,深深没入脑髓之中。
华雄甚至来不及发出惨叫,便感到后脑一阵剧痛,身体猛地向前栽倒。
谢乔拉动连弩的拉杆,快速上膛,对着华雄挣扎的身躯继续补下第二箭,第三箭,第四箭。
与此同时,王允府上。
再过两日,便是天子祭社稷之时,正是动手的最佳时机。
朝中重臣聚集于此,便是要商议最后的细
,
王允点了点头,显然也认同此言。
他再次环视众人:国难当头,岂无忠勇之士愿舍身取义?
又是一阵沉默。
有人低头摆弄衣带,有人轻咳几声掩饰尴尬,有人干脆闭目养神,装作未闻。
终于,有人怯生生地提议道:何颙何伯求,此人侠肝义胆,素有武艺,平日里也颇有胆识。
立即有人反驳:何伯求已被董贼构陷入狱,如今身陷囹圄,如何能担此重任?我等便是想请,亦无门路。
王允听罢,胸中怒火渐起。怒声道:一群食禄之臣,平日里高谈阔论,指点江山,口若悬河。事到临头,却个个畏葸不前!软弱无骨,与那献媚邀宠的谢乔有何分别!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有人不服气地嘟囔道:王司徒,我等比谢乔有骨气多了,至少,从未向董贼献宝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