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可以文武平庸,可以脾气暴戾,可以性格乖张,也可以有怪癖,唯独不能眼界狭窄,格局狭小。
夺谪之争没有政见不合的争锋,全是一己私利的争对,原来他们一开始就错了。
祁承友怀着无以言喻的触动,单膝跪地,低下了高昂的头颅,心悦诚服。
他一直愤恨上一世太子的结局,以为自己愤恨的是‘他们都斗不过太子,凭什么一个猥琐小人可以’
原来那是对一个踽踽独行的高尚者骤然陨落的震撼和迷茫。
撑天之木被屎壳郎折损。
即便他也是屎壳郎中的一员,可他最多也只敢想自己登基后将太子囚禁耗死他,又或者太子死了追封其为皇帝,风光大葬。
他可以是胜者,但太子永远不会是失败者。
当这条原则被颠覆,大皇子才发觉自己痛不欲生。
于是明白,他注定成为祁元祚的阶下臣……
承平王
[
,化之大,令人懵逼。
处理江南加善后用了一年,又养病半年,在太子十七岁的时候,公主和亲匈奴。
上一世的大齐远没有这一世强盛,匈奴要求大齐太子亲自送亲,而匈奴一方也会派他们的大王子——板上钉钉的下任单于狼厉,迎亲。
大齐没有拒绝的理由。
谁知道匈奴打着开战的意图,和亲路上自不平静。
匈奴宣战猝不及防,齐国无帅,齐帝欲御驾亲征,是太子主动站出来,以储君之位立下军令状拿到战场督帅的权利,匆匆拉起草台班子去边关干仗。
他们也得以十四岁之龄成了一城守将,敌我双方哪个不道一声齐太子好魄力。
大齐所有皇子坐镇前线的举动,使得军心凝聚。
赌上国运的一战,一打便是三年,三天一小战,一月一大战,一年一次灭国战。
将兴旺的大齐,打成了穷困潦倒。
将稚嫩的大齐皇子团,打成了兵法大家、战场将军。
正是有着这样的经历,他们六年前见到匈奴王子才有不屑的底气和倚仗。
十四岁守城、十七岁军功封王的履历,纵览史书,还有几人?
大齐皇子睥睨天下才子,桀骜自满,可不只是因为胎投的好。
这份功劳令他们生出错觉:龙椅本王也能上去坐一坐。
攘外之后便是安内。
太子二十岁,从边关回军长安,绞尽脑汁的富民。
太平没两年,因为匈奴一战军功封王的皇子们,开始了争储……
上一世祁承阙的封地也是并州,当初没觉着不对,如今祁承阙后知后觉,父皇将并州封给他,并非因他在并州一战扬名,而是为了让他作为一道抵御外族的墙。
无论有没有军功,他都会是并州的承平王。
悟到这一点,五皇子反应平淡。
他现在只在乎尹妃什么时候死。
自从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祁承阙处于一种自厌和仇恨的状态。
活了两辈子,太累了,上一世还能争储打发时间,这一世他还能干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