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两银子听着就知道的确不多,但城里那么多人,怎么偏偏落到陆家头上?
况且,陆家全部家当加起来最多三两银子,他们哪里来的十两银子买宅子?
“可不是!昨天他们在镇上找人借的银子,利息也低。”昨天吴家搬家,吴大叔也来凑过热闹,话里十分羡慕,“二进的院子才十两,你爹娘可真会赶巧!”
“怎么可能有这么赶巧的事情,八成是被骗了!”陆招娣可不信。
吴大叔听她这么说,也隐隐有些担心:“你说的也是,那宅子去年想卖,挂的价格是一百二十两,现在连零头都没有,确实蹊跷。我让人再去打听打听——那你们俩娃要进城吗?进城的话我正好让人送你们俩娃过去?”
陆招娣摇摇头:“我们不去爹娘那边,但是家里什么都没有,等会要进城买点东西。”
“那行。”吴大叔点点头,正要走,又转回来叮嘱,“你们俩娃最近可别往山里跑了,山里最近来了狼,领头的狼凶得很,村里已经上报衙门——你们在家可要关好门窗。”
陆招娣拉着陆招喜,认真地点点头。
吴大叔这才放心地离开。
陆招喜开心地跳起来:“他们以后都住城里了吗?是不是再也不回来了?”
陆招娣不管他们回不回来,但今天他们肯定是不回来的。
“喜妹,我们去镇上买点东西!”
两人到了村口,刚好赶上牛车,赶牛的车夫笑呵呵地让两人上车,两文钱的车费都免了:“不用给,上车上车。”
“哟,招娣、招喜,进城去找你爹娘?”
说话的是村里张嫂子。
她平日里和陆母不对付,两人经常吵架。昨天听说陆家在城里捡漏,花十两银子,就买了个二进的院子!气得她一夜翻来覆去的没睡好!
这不,她一早就赶紧进城,看看还有没有这等好事。
陆招娣没答话。
张嫂子这人嘴碎,不用人搭理,她自己也能说半天。
果然,张嫂子紧了紧手边的碎花小包袱,笑道:“你爹娘昨天搬去城里,咋没带上你们俩?忘了?”
陆招喜大眼睛咕噜噜地在她身上转一圈。
张嫂子被她看得不自在,嘲讽地笑一声:“哟,还不服气?说不定你爹娘根本就不想要你们俩!村里人谁不知道,招宝才是你爹娘的心头肉,现在他们住进镇上,哪还管你们死活!”
虽然她说得难听,但确实是事实。
“依我看,你们呐,就算去镇上,找到你爹娘,他们也不会要你们的。”张嫂子刻薄地说,“都说赔钱丫头,可不就是!你爹娘现在背着债,你们这两张嘴要吃要喝,现在你爹娘住在城里,哪还有闲钱养你们?”
“我们不要他们养!我们自己能养得起自己!”陆招喜不服气。
张嫂子捂着嘴笑:“招喜这孩子,咋恁单纯。自己养得起自己又怎么了?你就不怕你爹娘把你们卖了,抵那十两银子?”
牛车上其他人立刻让张嫂子住嘴:“别在孩子面前瞎说!”
陆招喜有些害怕,往陆招娣怀里钻:“阿姐,我们不会被卖掉吧?”
陆招娣安慰:“怎么会,张嫂子跟你开玩笑呢!”
话虽这么说,可她心知,张嫂子说的确实有可能。
这是古代,卖女儿的事并不少见。
陆家没有钱,怎么敢去借十两银子的?想必是在买宅子之前就想好办法。
陆家家当就那么些,陆父也没有挣钱的营生,甚至陆家的田早在前几年就卖给村长家。
说实话,除了这几个能喘气的人之外,真没什么值钱的。
哦!不对!
最值钱的已经被她刚才卖了十两银子!
现在是真的没有值钱的东西。
不过张嫂子这话倒是给她提了醒,她攥紧口袋的银子,心中有了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