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肖美云有点摸不着头脑,“感觉更耐看了。”
路晓琪:“您那是有滤镜了吧,这可是自己家,越看越顺眼,越看越喜欢?”
肖美云被她这么一说,也点了点头:“可能是吧。”
路晓琪继续轻松地接话:“不过我感觉绿化是长得好了些,您看这竹子、这梅花,种下去活了以后,感觉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今天天气好,阳光一照,当然不一样啦!”
肖美云再仔细看看那些确实生机勃勃的植物和洒在暖白色墙壁上的柔和阳光,也觉得有道理,那点疑惑很快就散了,转而啧啧称赞:“你还别说,这小区真是越看越好看,比效果图上的还漂亮,有味道!咱们以前看的那些洋楼小区,可没这种感觉。还是咱们自己的样式看着舒服,大气!”
她越看越满意,兴致勃勃地拉着路晓琪去看自家的那套房子,忙着开窗通风,早已将刚才那瞬间的异样感抛到了脑后。
路晓琪跟在妈妈身后,看着这座在建筑之心的力量下悄然进化的小区,心中充满了惊喜。这古色古香的氛围加成,效果比她想象的还要好得多!她现在开始有点后悔刚才没从古镇里走了,应该好好看看古镇的变化才是。
“不会被人察觉吧?”她问系统。
系统:“放心吧,玩家。改变不是一夜之间,而是在连续几个月的时间里逐渐完成。当然。。。t?。。。第一天的效果可能会明显一点。”
“你有没有觉得,好像哪里有点不一样了?”正在古镇一号区转悠的清洁工王阿姨停下手中的扫帚,有些疑惑地四下张望,问旁边的同事李姐。
李姐很迷茫地抬头看了看熟悉的青石板路和飞檐翘角:“啊?哪里不对?没感觉啊?垃圾不都扫干净了吗?”
“不是卫生,”王阿姨皱着眉,努力想描述那种感觉,“就是,感觉这木头栏杆,摸着好像更润了点?还有那边墙角的青苔,好像绿得更顺眼了?哎呀,我也说不上来,就是觉得今天这古镇,看着格外舒服,心里头踏实。”
眼前的青瓦白墙依旧,但那白墙似乎染上了更柔和的暖调,仿佛被夕阳亲吻过;黛瓦的颜色更深沉了些,泛着湿润的光泽,如同江南烟雨初歇。楼宇之间新移栽的竹子与梅花似乎一夜之间更加融入环境,枝干苍劲,绿意盎然。
李姐闻言也仔细看了看,迟疑地点点头:“你这么一说,好像是有点?估计是昨天下了点小雨,空气好,太阳光也柔和,照什么都好看!再说了,咱们天天看,可能都没注意,这树啊草啊长着长着,感觉就不一样了嘛!”
“也是。”王阿姨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两人哈哈一笑,便不再纠结,继续干活去了,只是心情莫名地更轻快了些。
类似这样细微的察觉和自发的合理化解释,发生在古镇的各个角落。
负责擦拭廊柱的员工觉得今天的木头纹理似乎更显深邃柔和;修剪花木的园丁觉得植株的姿态仿佛更自然雅致;就连巡逻的保安,也觉得脚下的石板路走起来仿佛更沉稳踏实了些。
他们与古镇的相处日复一日,对这样的变化并不是很敏感,但来自于游客们的反馈却是直接的。
一位带着父母来游玩的北方游客,忍不住赞叹:“爸妈,你们看江南这地方,建得是真讲究。看着新,但又一点都不扎眼。我之前还怕新地方你们觉得没看头呢。”
他父亲是位儒雅的老人,一看就很有学识。他背着手,缓缓踱步,仔细看着墙头的雕花和脚下的鹅卵石拼花,满意地颔首:“嗯,不错不错。这匠人心细,有老手艺的味道,不是那种糊弄人的玩意儿。这地方行,待着舒服。”
他的母亲深有同感:“是啊,而且空气里好像还有股淡淡的木头香和植物清香,闻着特别舒服,一点都不像有些景区那种商业街的味道。”
这次还真是选对了地方。
那些很久之前来过了一次的游客,更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变化。
一对来自沪城的年轻情侣,一边拿着相机拍摄,一边低声交流:
“我怎么觉得好像比我们上次过来要更。。。。。。”女孩小声对男友说,她想了一下用词,发现也不好怎么形容这个感觉,最后只能说,“更好看了?”
男友调整着镜头,频频点头:“我也发现了。就是,好像整体的感觉旧了一点,我之前觉得这儿哪里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是新建的,太新了,缺了点味道。但现在,好像不一样了。”
白墙似乎没那么白了,墙脚似乎还滋生了一点点青苔,建筑上彩漆的颜色似乎没有那么鲜亮了,木头也似乎黯淡了那么一些。
但是!给人的感觉反倒更好了。
每一处都透着历经岁月才能沉淀下来的从容与气韵。
“这就是时间的魔力。”女孩子心思细腻,甚至唏嘘了一下,“才小半年没来,沉淀下来的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什么都抵挡不了时间啊。”
男朋友在一旁遗憾:“看来好东西确实是需要时间养的。这氛围感,绝了!早知道该把那个更贵的镜头带过来的!”
女孩:“。。。。。。”
真是好想锤他啊!
游客们理所当然地将这种惊艳的蜕变,归功于时光的沉淀与环境的自然融合。他们不再觉得这是一个“新建的仿古景区”,而是仿佛踏入了一座真正被时光温柔以待、保存完好的古典小镇,心中对清河古镇的评价又上了几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