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玉简內的《紫气经》有祖师留下的真意,能够助人快速理解这门功法,还望三位师弟多加注意。
办完祖师交代的事,接下来我再说一说捨得书屋的事。”
“捨得书屋?”王禹挑眉,这名字倒是与祖师“敢舍才能有得”的话隱隱呼应。
“正是。”真慧点头,解释道:“这书屋是弟子间自发形成的交流地,具体存了多少年,就连我这入门数百年的都说不清。
门中除了寥寥几位性子孤僻的师兄弟,几乎所有记名弟子都加入过捨得书屋。
书屋由祖师身边的道童看顾,规矩也简单,就四个字——有舍有得。
你若想在书屋里换一门术法、抄一卷功法,或是求问修行路上遇到的疑难,就得拿出等值的东西来换。
可以是你自己悟的心得,可以是偶然得来的灵材,但必须与你所求之物是等价的。
另外,祖师传於我等的功法与躲灾变化之术不在其內,尤其是躲灾变化之处,这等法门之贵重想来三位师弟应该有所体会。”
真慧介绍完捨得书屋的规矩后,便静待起王禹的答覆。
王禹沉吟了片刻,他不知道祖师对於这个门人弟子私下成立的交流平台是什么態度,故而不敢隨意应答。
真慧似乎看出了王禹的犹豫,开口点了王禹一句。
“你觉得以祖师的广大神通,这方寸山有何事能难过祖师。”
经由真慧提点,王禹恍然大悟。
是啊,以祖师的本领,这捨得书屋若是不得其认可,只怕早就已经解散了。
他要渡天雷劫,正需多了解雷法的实际运用。
若书屋有前人留下雷法的心得,能替他省了很多功夫。
“多谢师兄告知,我等愿往。”想清楚以后,王禹頷首应下。
真慧见状,脸上的笑意比之先前浓厚了三分。
倒不是说他对王禹三人有什么阴谋算计,只是单纯的为捨得书屋这个交流平台有新血液加入而感到高兴。
“如此正好,此刻书屋人多,我这便带你们过去。”
说著,他转身引路,一边走一边介绍道:“书屋就在后山的云棲峰。
那里的藏书虽比不得祖师设下的藏经阁,却都是弟子们实打实的修行感悟。
因祖师的教育理念,除去根本大法与躲灾变化之处,我等很难再从祖师那里学到什么神通、术法。
故而,捨得书屋就成了我等记名弟子修习术法的主要途径。
比起藏经阁里那些经文典籍上的文字,捨得书屋反倒更接地气些。”
没错,祖师除却根本大法与躲三灾的变化之术,是不传门下弟子其他神通、术法的。
若想门下弟子想要修习神通、术法这类护道渡劫的手段,方寸山有两条路供你选择。
一,如今日上午一样,在藏经阁的各类经典里自悟。
二,就是通过捨得书屋,通过等价交换,汲取前辈们的智慧。
王禹三人跟在真慧身后,沿著蜿蜒的山道往后山云棲峰走去。
山路两旁古木参天,偶有灵鸟在枝头鸣叫。
清脆的声音在林间迴荡,倒也添了几分生机。
嘮嗑忍不住凑到王禹身边,压低声音道:“圣灵,这捨得书屋听著倒像个好地方。
就是不知道里面是否有我们急需的各种法门心得。”
“有或没有,去了便知,左右我们初来乍到,多些门路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