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这个茶馆,佘掌柜如今已然很老了,步履蹒跚。
“佘掌柜,我来啦,还是老三样!”胡三进来,两鬓也是生出了白发。
佘掌柜慢慢将老黄酒、猪头肉、烂肉面端上来:“胡三,这个月你来的不少,私房钱撑得住么?”
“那佘掌柜给我打个折,咱们这么多年的老顾客了。”
“你倒是想得美。”佘掌柜话是如此说着,还是赠了一碟茴香豆。
“别说我,佘掌柜,你儿女们都有本事啊,出去海外,听说还想接你去南洋,你怎么不去享享福?”
“守着茶馆这么多年,有感情啦,只要还能动,就开着它,也是个念想。”
说话间,王麻子进来坐下,有客人作怪吹了声口哨,王麻子立刻起立站直,顿时响起一片哄笑声。
——当初王麻子判了劳改,几年前才出来,在里面许多养成的习惯已经改不了了。
没一会儿,索二爷来了,穿着一身破棉袄,一只腿瘸了,拄着拐杖:“佘掌柜,来一碗烧刀子。”
“是索二爷啊,你账上还挂着一百多个铜元没还呐!”
“这……下次吧,这次是现钱,酒要好。”索二爷慢慢从怀里取出几个铜角,在柜台上排出来。
索二爷知道自己身上气味,也没在店中坐,去了门口,喝了酒,拄着拐杖慢慢走了。
这时,茶馆中响起议论:“听说街道给索二爷安排了工作,可他以前是养尊处优的,哪能吃得了苦,没两天就不去了,换一个工作还是如此,慢慢的街道也不管了……现在,他就靠捡破烂,有一顿没一顿,这腿也是去年冬天冻瘸的……”
茶馆中,有客人来,有客人走,王秀才来了,过来和胡三拼桌,请客要了一壶剑南春、一盘牛肉。
“王秀才,这好多年没见了,你回来了?”
“是啊,我如今退休了,回来养老……到处走走,没想到茶馆还开着,进来还看到了你们……老朋友,这些年怎么样啊?”
“我好着呐,有儿有女,有吃有喝……想我年轻时候,总想着有钱就花出去,谁知道明个儿是什么样……后来多亏官方给分了媳妇,不然,我恐怕死了都没人收尸……感谢共和国啊!”
“是啊,感谢共和国,想以前满清时……”佘掌柜也是道。
“来来了,佘掌柜也过来喝一碗,咱们这碗酒敬共和国!”
砰!经历风风雨雨的三人坐在一起,坐在那幅历经时光泛黄的‘莫谈国事’前,举杯碰碗。
此时,在茶馆外面,杨柳吐出新芽,燕子衔着新泥从皇宫景点上空掠过,飞入千家万户。
番外3,跨越三百年的时光盲盒
中元4700年(大约公元二十世纪初),南洋大学。
4号公寓,404房。
“人脸验证通过,林阳同学,欢迎回来,人工智能小艾祝您在宿舍有一个良好的休息!”
林阳背着书包进来,看到一个二十来岁、穿着白色短袖、高高瘦瘦的青年坐在电脑桌前,这是他的舍友卫平,此时听到声音,扭头招呼:“林阳,回来了?”
“嗯,早上去子敦1号教学楼上了两节早课,然后去子敦大图书馆做了高数作业,刚刚去子敦2号餐厅吃过午饭……”
林阳说着,吐槽道:“不愧是方圣,到了大学,还是逃脱不了他的魔爪。”
所谓‘方圣’,就是方临,乃是民间对方临的敬称,不过说来,方临可是大夏共和国中小学生的噩梦,从小学开始,就开始要求背诵方临的诗词,几乎是期中、期末必考点,还有那一长串的称号: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发明家……更是让无数小学生耗死了不知道多少脑细胞;进入中学,语文科目的四大名著之三:三国、西游、红楼;数学科目的一些定理;历史科目,那就更不用说,方临乃是近现代历史绕不开的人物;科学学科,也有所涉及……每个大夏共和国学生的感受,大概就是,从小到大都被方临包围了。
“哈哈,习惯就好,我是南洋第一小学、南洋第一中学出来的,你懂的。”卫平一脸‘我都习惯了’的表情,摇了摇头,回头看向电脑屏幕,神情专注,似乎游戏到了关键时刻。
林阳也没打扰,去饮水机接了杯水,打开书包取出个信封,拆开边看边喝,可很快就忍不住喷了出来。
“怎么了?”卫平本在打游戏,都被吸引了注意。
“我有个弟弟林白,学习成绩……嗯,非常一般,在咱们大夏共和国国内只能读专科,无奈之下,我爸妈让他出国留学,去了欧洲知名的英伦大学,在那里咱们大夏留学生竟然是单人公寓,每月有五千夏元的补助,并且还有女大学生陪读,据我弟弟说,他的两个陪读女大学生,其中一个还是英伦大学的系花……”林阳一脸‘这就离谱’的表情。
其中槽点实在太多,单人公寓啊,他在南洋大学就读,也只是双人公寓而已;每月五千夏元补助,夏元、英镑兑换比例是一比六,五千夏元也就是三万英镑,可要知道,目前英伦共和国目前人均工资还不到五千英镑,每月三万英镑都快比得上英伦大公司高管的月薪了;最离谱的是美女大学生陪读,英伦共和国这事做的,真是……令人羡慕啊!
说实话,若非林阳成绩优异,老爸老妈坚持让他来南洋大学进修,再加上出于一些特殊原因,想更多了解那位方圣,他都有些想去国外留学了。
“嗨,正常,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卫平倒是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就是咱们大夏的渣子,到了国外,那也能享受到超国民待遇,更不用说留学生了,国外大学对咱们大夏共和国的留学生,也向来是跪舔的态度。
就拿你说的英伦大学来说,别看咱们大夏留学生去了,能住单人公寓,但其实据我所知,英伦大学的床位十分紧张,他们本国学生都不够住,近两年还在鼓励本土学生在校外租房,每人每月补贴五百英镑;
针对咱们大夏共和国留学生的补助更不用提,国外本土百姓早就怨声载道,可也挡不住外国官方、大学一意孤行,坚决跪舔,近来不是有新闻么,英伦大学的常务校长提议,要更进一步提高对大夏共和国留学生的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