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可以达到刘峰修路工程需要的標准粗细。
不过也有弊端,只要是开始生產钢索,整个铁匠作坊的所有人都要围著三个坩堝打转转。
毕竟一旦运作起来,那就要各色人员都配合起来,不然很难达成效果。
之前的时候,最多是张铁锤指挥,两个学徒抡大锤就可以完成,但是现在,需要整个铁匠作坊十几个人一起动起来。
不过这样以来,虽然用的人多,但是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
而去这样做出来的钢索还可以控制坩堝出铁水的大小,能够弄得更细,还可以將三根更细的钢索扭成一条钢索。
这样以来质量和拉力都比原来的好得多。
刘峰看得连连点头。
“好好好”
这东西刘峰喜欢,果然啊,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敌的。
不过这也是张铁锤这样一个古代人能够想出来的天板了。
能够將工艺改造成这样確实不容易。
虽然比不上金银器具製作中的拉丝工艺,但是这个小小的装置就可以极大地提高生產效率。
而去钢索这东西可不单单是修路用用,以后虎啸军外出打仗或者是其他的事情,用到的地方太多了。
不说別的,用生產出来更细的铁丝做锁子甲,原来做锁子甲最难的就是打造细铁丝,但是现在不用了。
到时候虎啸军的重甲骑兵再也不用穿著厚重的铁甲,在战场上的防御力没用减少多少,但是机动性却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
到时候就可以只让马披上重甲即可。
冲入敌军阵营以后就是完完全全的无差別碾压。
妥妥的人形坦克。
毕竟谁都知道,重甲骑兵的作用实际上不是多杀敌人,更重要的是衝击敌人的阵型。
除此之外,这些细铁丝还可以用来加强竹宪部队的防御力。
试想一下,要是竹宪部队结成阵型的情况下,每个人都穿著锁子甲,那么敌人还怎么衝杀?
至於其他的部队,除了需要快速机动的弓箭手之外,全部可以用锁子甲。
甚至,在此基础上,刘峰还想著专门的训练出来一支重型的弩箭部队,他们要是身披锁子甲冲日敌军的阵营,到时候见人就放箭,谁能挡得住。
要是自己再给强大的床子弩部队也配上锁子甲,那么敌军只能干看著。
要是在配合上塔盾这些防御武器,那就是无敌的军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