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弼:“……”
欧阳修:“……”
错付了,错付了。敢情我们刚才分析的都不算数呀。好吧!是我们想错了。还以为官家你?的找我们商讨国事?,在前?情提要里顺手秀一把儿子的。原来秀儿子才是这次的主要目的!
——
“如何?安排云州官员?”扶苏接到官家的回信,脑子一懵:“什么情况,这么八百倍速了么?”
他?马不停蹄地赶路,每到一处地方就打土豪、分田地、修矿场,脑子里全是“人手不足”几个?大字,写?的信里都是希望大宋多派点帮手过来,他?和苏轼不会分身术。
官家那边,已经讨论起该如何?选拔官员?
好像是哦。狄将军的工作基本完成,冬天?也马上要过去,云州也快要新一轮春耕了。官衙里也该坐上一位正儿八经的父母官劝课农桑,而不是随机刷新的“青天?”。
毕竟古代是农业社会,没有什么大得过种地这件事?。
这么说来,自己在云州的日子,已经是倒计时了?扶苏掰着指头掐算着日子。回想起过往的桩桩件件,他?还真有点不舍得。
不过,也是时候给?云州上起正儿八经的螺丝,让它持续运转啦
,苏连忙在信中添上一句:官家,再拜托你?一件事?儿!我和苏轼在云州广发《求知报》的事?儿,一定不要透露给?司马光啊!
不然,一定会被他?发现?我们不仅先斩后奏,甚至连“奏”都没有,狠狠地算账的!
扶苏写?完信后发回去,立刻去了最后一处目的地,一边清算本地的恶霸势力,一边上山下乡,排查本地的煤矿矿场。
跟着他?几百精锐士兵,都是建厂房、做蜂窝煤的熟练工了。每到一处地方先挖黄泥。不管是建厂房,还是搅和煤粉都有大作用。
可以预见,等这几百人一回到大宋,地位就会水涨船高。掌握了核心技术,就是各地争抢的香饽饽。不用再当禁军,卖血卖命,而是有了一份安稳的营生?。
一大帮子人私底下交流之时,无不夸太子殿下心善,又暗暗庆幸自己身体条件不错,被狄将军选入了保护殿下的人物里。
随着技术愈发纯熟、精进,他?们的效率也比之前?更快了。从日产两千枚蜂窝煤,整整翻了一番。按照这个?效率来算,区区一个?云州,不过十几个?矿场的产量,日产数万蜂窝煤,足以覆盖整个?汴京的需求。
而大宋本地也不乏矿场,譬如狄青的家乡登州,在后世?亦是山西?的一部分,矿藏丰富。他?就和扶苏说,等自己回到大宋后,一定要上书请求官家在他?的家乡兴建矿场,造福当地百姓的生?计。
在大宋本土有产出的前?提下,云州蜂窝煤的产量就有过剩了。为了日后不至于卷起低价、互相倾轧,扶苏极其有先见之明地把一部分产出的矿藏往更北的其余十五州和西?夏的地界。
嗯,鉴于现?在的辽宋、宋夏是敌对状态,这一行为也可以称作“走私”。
走私有风险,但蜂窝煤的发热性能实在高,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所以总有人愿意冒险。有的人抄起一扁担,翻过一座光秃秃的山,就到了辽国的境内。
不到一天?,把扁担里的蜂窝煤卖光,就够全家几日的生?计。
于是,这一条销路也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扶苏听了禀报之后,不禁摸了摸脸:唉,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