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 7075(第15页)

7075(第15页)

贾宝玉只好收拾心情,目送史湘云上了马车离开。

史湘云离开,贾滟和王熙凤带着几个小家伙回荣国府,都去见过贾母之后,才回各自的屋里换衣。

贾母听说他们一行人在护国寺里遇见了史湘云,后来史湘云还因为不能跟着贾宝玉他们一起到荣国府而难过得红了眼睛时,也忍不住心疼。

“云丫头早先时候也是养在我身边的,这个丫头跟宝玉凑一起,像是两个混世魔王似的令人头疼。她被叔父婶娘接回家的好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身边太过清静了。”

鸳鸯在旁笑着说道:“老太太心里疼云姑娘,云姑娘心里都明白呢。”

贾母便没有在说话。

十一月下旬,林如海有信送到京都,说他很快便要启程回京都,快的话能赶上跟贾滟和两个玉儿一起过腊八。

贾母知道林如海即将启程的事情,心里的大石终于落地,她跟贾滟说:“如海回来,和存周一起在朝中为官,舅兄弟俩人,也有个照应。”

存周是贾政的字。

如今宁、荣两府,贾赦、贾珍和贾蓉都已经没了,贾敬虽回宁国府坐镇,但也只当个镇宅的,并不大管事。

如今贾氏一族的重任,都落在贾政和贾琏身上。尤其是贾政,身上还兼着族长的职责。

贾滟趁机跟贾母说起林家在京都的宅子要重新建造修葺的事情,“……两个玉儿如今也渐渐长大了,日后怎么住,在何处待客消遣,也该要为他们打算。”

“早该打算了。”贾母扶着贾滟的胳膊,两人一起走出荣庆堂的正房。

冬日的阳光照在庭院,墙角处一棵腊梅枝头伸出墙外。

贾母的眼睛被阳光照得微微眯起,说道:“只是建造修葺是大工程,少不得要花一年半载的时间。等如海回京都,你们也不用另觅住处,便在不羡园继续住着。玉儿年龄跟我们府里的几个丫头差不多,姐妹们在一处能一起玩耍,也能一起学规矩。至于绛儿,如今你东府的敬大哥哥闲着没事,前几日跟我说想去家塾去讲课,我说家塾里的孩子们良莠不齐,他若是想教一两个得意门生,何必去家塾,让兰哥儿和绛哥儿当他的学生便是。”

贾敬并不是宁国府的长子,他本有个兄长叫贾敷,在九岁时夭折。贾敬从小聪明好学,参加科举考试,成绩不俗,是乙卯科进士。

贾敬刚中进士时,贾氏一族的人还想着以国公之后的出身,贾敬少不得是可以出将入相的人物,可谁知他折腾了几年,便不再想着能朝堂上有什么作为,转而将浑身的精力都放在寻仙问道上了。

谁也弄不明白原本一心读书,通过科举考试中了进士的贾敬,怎会在一夕之间改变那么大。

如今贾珍贾蓉没了,贾氏长房眼看就要没人了。

贾敬终于从道观回来,寄期望于有了身孕的秦可卿能为贾氏长房生下一儿半女。

贾滟对贾敬的学问没什么好怀疑的,但是林绛玉的教育大事,还是得听林如海的,便跟贾母说:“绛儿的读书之事,还是等老爷回京都之后,再作商议。”

贾母于是没再在这件事情上打转。

贾滟陪贾母在荣庆堂的庭院里晒了一会儿太阳,又去了一趟荣禧堂看王夫人。

贾滟如今帮着管家,王夫人生病,她每天有事没事都要去一趟看王夫人的情况,这样旁人问起来,她也心中有数。

王夫人的病情好转,现在已经能下地。

贾滟去的时候,彩霞和彩云正扶着王夫人在荣禧堂的庭院里散步,贾宝玉如今和秦钟在外书房读书,贾环也去了家塾读书,三春如今都在李纨屋里学女红针凿和读书。

王夫人见贾滟来,让彩霞和彩云扶她进屋。

她和贾滟一起坐在炕上,自嘲说道:“不过就是在外头走了两圈,便累得喘不上气来,如今身体是越发不中用了。”

“嫂嫂病才好了些,身体还是得慢慢养,急不得。”

王夫人闻言,叹息了一声,心情忽然变得低落,“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养得好。”

贾滟笑道:“听王太医和鲍太医的,平日少思虑,放宽心,自然就会好起来。”

说起少思虑,王夫人说:“昨个儿薛姨妈来看我,聊天时无意中说起宝丫头的事情来。她上京原是要参加选秀的,如今看着怕是选不成了。过两年,她也要及笄,该要说亲了。”

贾滟闻言,不动声色。

关于薛宝钗的事情,贾滟不想插手。

这个姑娘年龄虽小,可心机手段都是一把罩的。

贾滟甚至觉得当初薛姨妈和薛蟠说是护送薛宝钗到京都参加选秀,只是他们上京投靠贾府的借口。

当年薛姨父死了,留下那么多宅子商铺,薛家又不只是薛姨父一个人,他还有其他的兄弟。他去世了,留下薛姨妈和薛蟠带着薛宝钗,薛蟠平日是个惹事精,指望他守住父亲留下的家产无疑是痴人说梦,薛姨妈想要保住丈夫留下来的商铺,大概也得要找个有威慑力的靠山。

否则,孤儿寡母的,被人吃干抹净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儿。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