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响应江大管院,积极培养管理团队,报道之后应该算是不小新闻,似乎不必非要赚我。贺主任觉得呢?”
贺庭灿烂一笑:“青云之名响彻鳄鱼晥,极重技术研发和体系管理,于江城花城都有分公司,一直都是江城学子青睐的求职对象,我江大亦不例外。年初颁布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江大忧愁毕业生去处,正需要青云集团这样的企业入校招聘,给学子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
意思说得很明白,愿意支持青云集团入校招聘,甚至可以帮忙宣传动员,企业校招这件事本来就是互相成就,好企业去的学校,大都是好学校,好学校推介的企业,大都得有些真材实料,在当下国营单位仍声威隆隆之时,江大若给青云帮忙,等同背书它的实力。
“江大是百年名校,含金量毋庸置疑,贵校的高材生怎么会忧愁去处?贺主任太谦虚了。”
“整体是整体,个人是个人,毕竟不是全都一样,面对变局,我校还是希望所有学子满怀希望来,亦满怀希望去。”
罗学云沉吟片刻,问道:“冒昧问一句,贺主任为何紧抓罗某不放,按说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青云跟管院正常合作就足够。”
贺庭慢慢收敛笑容,叹道:“话说到这个份上,我就开诚布公,管院还是希望江大在职MBA真正招录一些商业领域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能学到一些真东西,管院也能借他们的成就塑造江大MBA的品牌。
既不想它变成普通硕士专业似的,只是读完课程拿完毕业证,跟创办这个专业的愿景分道扬镳,甚至背道而驰,更不愿意它成为少部分人一道镀金工序,拿着单位的钱,书写自己的光彩履历,人脉资源赚到不少,真正的现代管理知识,改造企业的理念,全都变成题外话。”
他盯着罗学云,双眸发亮。
“院里是顶着很大压力,坚持不区分学员身份,不管什么性质的企业,抑或者单纯个人,都可以就读,因此在职MBA项目必须做出成绩,证明这样的选择没有错。”
罗学云半晌无语。
“不怕贺主任笑话,我连小学毕业证都没有,如何就读硕士?”
贺庭大喜,口风暗示心意,不怕讨价还价,只怕不肯开口。
“以罗总的学识水平,至少也是本科学力,无论函授本科还是广播电视大学,都可以轻松应对……”
说到专业,贺庭头头是道,给罗学云一种条条大道通罗马的感觉,似乎有一百种方法能达成目的,令他不禁回忆起上辈子,那时候但凡上进的,想在公司单位有点前途的,基本都有函授专科本科或者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证,弥补出身的不足,以求工作考核、职称评定各方面不拖后腿。
函授和电大都是非常经典的,适用于成人学历提升,还不用耽误工作的途径,一零年的易小川都还在搞这个,以免全家都是博士硕士,只有他高中学历的惨案,虽然这依旧避免不了他学渣的本质。
至于后来学历狂卷,本科遍地走的时代,在职硕士就红火起来,同样为了避免在公司单位落后同侪,各项考核提拔有劣势,工商管理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最是其中热门,不同身份的职工择优而用。
“我们的MBA会举办高端论坛,行业俱乐部,企业实践基地,对在职班来说,不仅是一次进修,还是很好的交流平台。不光能遇到同样杰出的创业者,全日制的同学也能常来常往,说不定就招揽到公司发展的中流砥柱。”
贺庭讲得神采飞扬,连罗学云都不得不佩服他的口才,很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罗总感觉怎么样?”
“贺主任考虑得非常周到。”
“那你的意见是……”
“我需要一些时间考虑,稍等两天给你答复,可以吗?”
贺庭眼中难掩失落,有点委屈巴巴的意思,罗学云微笑道:“我十分乐意加入贵校的在职MBA,成为江大的一份子,只是得看细致的行程安排,毕竟有家有业,既要顾公司,还要顾家庭。”
“罗总放心,在职MBA的上课时间和频率安排可以灵活调整,若在江城,有周末班,若不在江城,有集中班,每月一次,我知道青云集团兼顾进出口,常常需要罗总来回奔波,绝对不会因此耽误贵司正常经营。”
“如果一家企业的管理制度是离开某个人三两天,就完全运转不了,那么架构一定有问题。”
“罗总深谙管理学要义,怪不得青云蒸蒸日上。”
“贺主任为什么总对我施展公关技巧?完全不必要的,招生不是销售呀。”
贺庭爽朗一笑:“第一次搞在职MBA,说是销售也差不多,尤其罗总这样的对象,更是不可常理对待。”
“盛情难却,贺主任这样尽心尽力,简直我不答应都不行,回去之后,我跟家里商量一下,若是可以,会带妻子一起报考。”
“那太好了,夫妻做同学,一时佳话啊,只要贤伉俪有需要,我安排老师为两位培训,保证通过入学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