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成幽幽道:“好大的气魄,真不怕联合绞杀,毁于一旦?”
“或许我能接受失败的结果,不惧重头再来的勇气,或许我舍不得如今的局面,辛苦创出来的基业。”罗学云深沉道,“袁哥,创新没你想的那么容易,新品活下来更没有你估计的简单。
微小时创新,如同隐隐烛火,风一吹就可能盖灭,庞大时创新,却没耐心点燃蜡烛,只想复制前面的成功,沿着老路向前走,总是不如后来者对市场敏锐,对顾客亲近,习惯躺在功劳簿吃老本。
青食五大事业部的产品,多少都开创出来,站稳脚跟,在我心目中,都有不输给饮品部的潜力,全抛弃掉,多么可惜,而一旦抛弃,将来可能不会再涉足,想涉足也得花费昂贵的成本。
难道你不觉得,吃青食的大米面粉,用青食的油和调料,更放心吗?”
袁晓成默然良久,深深长叹。
“我终于理解杨朗,他作为局外人,客观看待青云食品,的确相当矛盾,因而提出这样的想法,也不足为奇,我们必须要面临一个问题,青食究竟是青农的食品加工厂,还是能自主的食品品牌,究竟是领衔零食之乡计划,为陈清玉阑服务的地方公司,还是胸怀天下,要与豪杰争锋的国际企业。”
“所以要听听大家的意见。”
“如果大家的意见不统一呢,你会照多数人的想法施行吗?”
“我会寻求两全。”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未必两全法。”
“不管怎么说,青云不能忘记初心。”罗学云沉声道,“若只为赚取利润,青云早该搬到江城,搬到花城,早该甩掉很多包袱,不是么?”
“唉。”袁晓成彻底迷惘,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
杨朗的想法令罗学云颇感意外,没想到终于出现一个期望打破萧规曹随,更改青食经营风格的人,他并不生气,反而相当高兴,就像孩子,有叛逆想法意味着他在走向成熟,只要顺利度过叛逆期,作为家长就可以适当放手,让他走向世界。
罗学云开始期待青食各级管理职工的看法,他们对青食的未来,究竟有着怎样的规划。
然而,美妙的心情并未持续太久,一通电话让他清醒。
是陶莹亲自打来的。
“达能向清兰发出邀约,想要收购清兰在青食的股份。”
“达能?何方神圣。”
“BSN-热尔维-达能,去年改名达能。”
这么一说,罗学云就知道了,欧罗巴三大食品集团之一,由多家不同业务的公司合并后,宣布进军食品行业,仅二十多年便跻身顶级巨头行列。
相比较雀巢和联合利华,达能倾向于以多类子品牌做产品,擅长投资入股,虽然早早来华夏布局,名声却不突出,致使大家只识其子,不识其母,相继退出内地投资的食品公司股份后,更显得低调。
罗学云前世都没注意过,还是青云做出口业务看到资料,才得知那个古早本名。
并购是大集团常用套路,而且百试不爽,金弹攻势最能瓦解创业者的意志,但却不是罗学云想要的,他鄙夷道:“这就来趁火打劫?真觉得青云食品遇到难处?”
“达能虽然关注内地市场,未必就是趁火打劫,改名之后,他们就将业务单元定为鲜乳制品、饮料、饼干,我查了新闻,去年跟明光合资建立申城酸奶和保鲜乳项目,今年瞄准饮料行业不是按计划行事?你打听打听,估摸着青食同行都有拜访,想来以为清兰这边最好下手,先来寻我。”
“你们谈过了?”罗学云饶有兴趣问道。
“一见面就开价了,我婉拒之后,对方就要我请你过来详谈,希望三方达成合作,各让一步。”
“多少钱?”
第803章来得正是时候
陶莹道:“刚见面的价格是八千万米元,将清兰手中百分之四十的青食股份买走,被我拒绝后,又提出青云饮品剥离,他们占百分之五十一,价格五千万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