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行业我看好它,不代表能做好,就像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论起对经济发展的带动,远超食品加工,但那适合陈清吗?能安稳落地发挥作用吗?只要不确信,就等同在赌,而我不愿意赌。”
“真话呢。”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罗学云咧嘴一笑,“田集镇可以叫做青云乡,难道陈清县能叫做学云城吗?我不想自讨苦吃。”
商赟深深看着罗学云,道:“陈清有你,真是走运。”
“我觉得也是。”他毫无愧色,道:“我还打算在陈清办一所大学呢,家门口上大学,想想就刺激,没有我,乡亲们的娃娃哪有这样体验。”
“你说什么?办大学!”
“如假包换,我在考虑青云自己做,还是捐给陈清,自己做要等很久才能得到许可,还要挂着民办的称号,容易做不起来,要是让陈清做,又怕不够本领,搞得不伦不类,空费人力物力……”
商赟无视罗学云显摆,一个劲追问:“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说要办大学,可不是骗人的,能出多少钱?”
“肯定要够建起大学的程度,而且会连续不断的投入,哪怕它已经变成综合类大学,有校友捐款的程度,只要在陈清,我和青云都会持续资助。”
“只要你肯出钱,陈清说什么都要把大学办起来,不管是谁的名义。”
商赟一拳轰在桌上,脸色通红,先前罗学云讲的隆中对,确实很好,但也只是很好,想要实现相当困难,否则陈清不会只有青云金鸡独立,可办大学不一样,有人出线来牵线搭桥,就具备成功的基础。
此时主正攵一方的人,都知道教育和人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更知道大学落在辖区何等有用,能很快以其为核心,发展出一大片产业,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都要钱,现在又没得网购,全是优质消费群体。
跑得快的学校早就跟国外高校建立MBA培训班之类的合作项目,跑得快的地方早就引进国内知名高校建立分校区,商赟不是没想过效仿,确实囊中羞涩,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
想着想着,商赟恢复冷静,郑重道:“这可不是玩笑,真说要搞,得见到钱,见到切实可行的计划,否则我在上头丢脸事小,连累陈清名声大坏,你就是罪人。”
“当然,只是要几年时间。”
“几年?”
“五六年吧。”
“太久了。”
“我又没得印钞机,说变钱就能变出钱,别看青云蒸蒸日上,到我手里没多少,真到时候,我也是去找香江同胞募集,何况青云办中小学普及义务教育是一回事,办高校又是另一回事,什么时候能允许都还是个问题。”
“那就让陈清办。”商赟斩钉截铁道,“你需要冠名,加个青云也无妨,需要共建,让你指导管理也没事,总之宜早不宜晚。
尽早立项,通过审批,然后把校区和一两个专业搞起来,后续资金跟进,再慢慢扩大不迟,本来学校的管理经验和名声也要时间传出去。”
罗学云眉头微皱,道:“许可只是一方面,还有其他因素,我本意是铁路站点开通,高速公路经过以及最重要的包分配工作取消,届时青云优选提供岗位能作为一个吸引力元素,现在一个条件都没达成,有点仓促。”
第798章
“这都不是问题。”
商赟大手一挥,精神抖擞道:“立项申请到筹备成立,再快也得两三年功夫,按照进度预估,彼时京九线必定贯通,我们完全可以到玉阑甚至江城接站,保证学生初印象到位。放假,同样可以集体订票,等过几届人数多时,交通路线也会更顺畅,可选择的方式丰富。
而你担心吸引不到生源,实在太多虑,全豫人口已至九千多万,义务教育的普及、脱贫致富的努力必将营造念书高峰,就算陈清学院能做到每届成千上万招生,只在本省都是僧多粥少。”
好家伙,把名字都定了,不过罗学云也是理解商赟的想法,举凡有进取心的人,不可能看到上升机会不去努力,看到好事不去尝试,至于忧心时间,想什么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也是寻常,他不可能长待下去。
罗学祥看到新世界入驻,马上想搞优选的商场,汪全看到玩具的商机,迫不及待想践行实现,都是同样的道理,罗学云本身并没有什么不满的意思,只是这样一催迫,原本慢悠悠,等着条件更好再办的事,忽然就迫在眉睫,成为按下启动开关,轰隆隆往前跑,不能停步的项目火车。
实打实讲,青农和青食要真正践行高科技、现代化、紧追世界先进水平的理念,家门口办大学确实有助于培养人才,孵化产业,否则陈清发展将会滞后青云,青云越厉害,招来的新职工越强,就越不愿意来总部。
而若失去青云的辐射和带动,陈清发展就更疲软,以至于情势不上不下,十分尴尬,大多数跟青云一样的企业,到壮大之后都会逐水草而居,所谓良禽择木而栖。
“领导,陈清建大学可不是做生意,光把校园盖好学生招来,得真正变成高等教育的院校,上能为发展培养人才,下能为学生实现就业,不是什么学生都能拉进来的。”
“那也得看办学水平,教研实力,让学校有吸引力,才好优中选优。”
“要做当然做好的,钱多钱少都是血汗,不是来造景观的。”罗学云道,“我设想通过三方面提升初创大学的吸引力,其一,校企联动产学研结合,譬如青云优选之类,跟学校合作搞研究项目,有助于提升科研实力,而在招聘方面独开一门,也可让青睐企业的学生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