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 第532章(第1页)

第532章(第1页)

“诶呦,我自己来。”

“那你就自己来吧,这地你挺熟悉的。”王世佑笑道,“恭喜,不仅圆满完成接待任务,还替玉阑大大争了一光。”

“还不是王书纪深谋远虑,早就料定专家会看青云,这才游刃有余。”

“青云之于玉阑,是不亚于毛尖茶的名片,只要是对农业,对乡村经济感兴趣的人过来,都无法忽视这两样,还要什么深谋远虑。”王世佑忽地一叹,“茶叶节办了三届,稍稍有了口碑,青云公司出口内销成绩喜人,没少给地区长脸,然而……”

罗学云端正坐直:“您有话直说,我洗耳恭听。”

王世佑咔地点燃香烟,吞云吐雾起来。

“地区给省里交出来的成绩让我脸红,武山书纪那么好的基础,经济数据还是不能力争上游,特别GDP,徘徊在腰眼上去很难,下滑很快……”

不是罗学云敏感,而是这话近乎直球,很明显需求投资的味道,怪不得称量家底。

“那不是地区底子差么,光是脱贫致富,解决温饱就已经耗费绝大部分资源,一时间有些差距不算失败,未来的路还长,我们奋起直追就是。”

“说到点上了,就是底子差,排前面嗷嗷叫的地区哪个不是家底丰厚。”

“咱自力更生,厚积薄发,我相信乡亲们一定会赶上来,青云公司愿做先锋,带头冲锋。”

“好!”王世佑一拍桌子,高喝道:“就要有你这股劲头才能把事情做成,你说我们地区跟省城宛洛相比缺了什么?”

“那可就太多了,首先缺资源,产业结构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足,无法带来强有力的增长,然后缺人才,玉阑地处交界容易被三省城联合虹吸,最后缺资金,没有资金就无法创造机会。”

网络时代有个笑话,说豫人有三个省城,汴郑杭,一千年前要把杭州做汴州,一千年后依旧要,玉阑尤甚,能跑的地方更多。譬如去江城,火车票从几块钱涨到三十年后,也不过三十几块,三个多小时,然而去省城,票价时间都要增加三分之一,学生放假宁愿去看黄鹤楼长江首义馆。

这种情况下想拔尖,属实不容易的。

王世佑赞道:“你说得对,我们缺少的东西太多,所以追上来就困难,可就能这样放弃吗?敷衍了事吗?不能,反而更要坚定努力的决心,力争上游。只是我们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空有一腔热血,蒙头蛮干。”

他严肃地望着罗学云,说道:“学云呐,班级里有同学跟不上趟,成绩差,你说该怎么办?”

燕国地图终于铺完。

“要老师多关心,同学多帮助。”

“不愧是俊杰,一点就通,明年的十大杰出青年,地区一定把你推上去。”

“不必了不必了,都是浮名、浮名。”

罗学云说心里话,真觉得是浮名,也真觉得不必,名声够了,不用再涨,否则今年见完王世佑,明年还要见别人,完蛋,肩上全是重担。

“好小子,胸怀宽旷,淡泊名利,一心为家乡,越是这样,越是不能让你寒心。”

“真不必,人红是非多,害得我连做事时间都不够了。”罗学云诚恳道:“有什么事您指示,我一定竭尽所能。”

“地区希望你能发扬作风,再为地区投资一家支柱企业,能和青云公司一样,广泛带动供应企业发展。”

“您的意思是?”

“不妨猜一猜,看看我们的眼光能不能跟你这位青年俊杰媲美。”王世佑微笑道。

我去,怎么玩起来了。

罗学云蹙眉凝思,忽然觉得此情此景有些熟悉,莫名想到一个梗,网友打趣某君账上只有冰冷的四十亿,然后就有人找上他,请他造车。

“造车?”

“对头!”

蟹不肉,还真是这个套路,不过话说回来,汽车制造确实是比较适合发展的产业,整套供应体系可以提供无数就业机会,轻而易举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就像有十个堰的地方完全因为二汽兴起。

只是要造车,那得多少投入,还是从零开始,一不小心就血崩呐。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