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吃喝抽奖的年会,在什么时代都是热烈欢迎的存在,若是加上表演节目就不一定,后世人有大把娱乐方式,自我意识清醒,在不是专业文艺者的情况下,很讨厌博君一笑,尤其这些君不是平素缘悭一面,就是工作中还有摩擦。
但现在真不一样,集体氛围非常浓厚,地域的乡土之情血缘之情没有被高度发展的经济摧毁,又因交通和家底限制,没法四处旅游,对团聚欢庆有难以言喻的喜爱之情。
节目根本不用化缘乞讨,有的是积极分子,哪怕青云年会年年办,也不见他们兴趣消减。
只是青农青食全都大了,陈清再找不到一个礼堂能容纳所有人聚齐,乃至于青食自己,可能都要在不远将来,按照事业部各办各的。
对青云职工来说,这是一个遗憾,因为青云总公司也要跟老父母似的,轮流跟孩子过年,再加上各地分公司壮大,都开始各办各的,曾经一家亲的氛围,真得要变成亲如一家。
忽忽一看,还挺伤感,明明都是亲兄弟姐妹,从小光屁股长大,一起吃风喝雨,有了家庭孩子后,慢慢成了亲戚,成了陌生人,众人即便还念着曾经的亲情,也无法像曾经似的,轰然响亮地表达。
好在罗学云是公平的,两家年会都参加,照旧演唱歌曲,尽量不偏不倚。
青农年会在田集的青云一中礼堂举行,参加职工都是附近地区的人,像卢鹏常远洋这些家很远的,都早早批假,以免火车没票,在这个出远门基本靠两条线的时代,陷在外地不能回家过年。
一年到头就这点念想,罗学云可没那么无耻和双标,非要过不去。
但这丝毫无损年会氛围,没有因为同事早早放假回家有任何削减,反而放得更开,变成农村大舞台,有胆你就来,什么民歌小调都端上来,连举办部门都拦不住热情。
当然,群众的耳朵跟眼睛一样雪亮,被摧残之后,就嚎着叫着请罗学云上台洗耳朵。
第751章海阔天空
“现在的人是真钻极,变着法挣钱,连这小调都瞧见了,专门录磁带卖,俺家老头还怪喜欢,霸着播放机不让我用,再也不说我偷懒躲滑,一歇班就躺着了。”张代兴吐槽道。
节目交替的时机,主持人在台上絮叨,底下的观众则热情评价方才的小调表演,小调小调,显然是区别于大戏剧的本土的、小众的表演形式,说起来难登大雅之堂,却深受普通民众喜欢,在很多乡里比豫剧要流行。
叶帆张代兴等新一辈的年轻人对此又爱又恨,虽然豫剧他们也欣赏不来,但好歹能哼上两句,什么“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豫台今年首播梨园春收视率还不差呢。
可各山小调太俗了,想要磁带卖得出去,主题唱段用词都是奔着那点事儿去的,自家老头老太听这东西,太降低格调。
有坏的一面,就有好的一面,老辈人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好处,再骂孩子懒,休班不知道给家里做点事,只知道看电视什么的,底气也不足。人都是有惰性的,哪怕伺候田地的农户,也是希望庄稼活命,不是喜欢面朝黄土背朝天,农忙叫苦更怕农闲的生活。
叶帆回道:“这就叫用户分层,年轻人喜欢靡靡之音,就推两岛的流行歌曲,老年人喜欢土腔土调,就发觉俗曲俚乐,赚钱嘛不寒碜。她是不是说该罗总上场了?”
“对的,节目单上也没写,神神秘秘的想给我们一个惊喜,说是我们听到一定会情不自禁鼓掌。”罗学鹊接茬,“期待感拉满。”
说话间舞台上灯光黯淡,一道明朗沉静的男声响起。
“传说中,他有着绝对精彩和浪漫的身手。”
嚯!
全场上千号人顿时息声,眼睛紧紧盯着舞台,大气都不敢出。
清越的笛声响起,脆生生的小女孩念道:“刀,是什么样的刀?”
男声应和:“金丝大环刀。”
女孩再念:“剑,是什么样的剑?”
“闭月羞光剑。”
舞台灯光随之亮起,两道身影站在中央,罗学云右手拿着话筒,左手抱着女儿,月月手儿太小,只能双手并用,才把住话筒一字一句念白。
全场轰然炸裂,惊呼声如晴天霹雳。
“我焅,白眉大侠!”
“我说怎么这么熟悉,中间的唱段直接放到前面,罗总厉害啊。”
“太酷了,罗总不愧是罗总,玩都比我们会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