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酒厂果品厂干不下去,糖厂反而蒸蒸日上就是这个原因,必须得有个头,这个头要说话算话且敢于拍板和担责,你有一份我有一份的结果就是谁都不服谁,最终一场空。”
“那你还想做工厂吗?”
贾光渝迟疑道:“当然想,我不能没名没分守着半死不活的果品厂过一辈子。”
黄杰道:“那你就辛苦点,把之前做的两款小零食重整,然后找刘明理拉投资扩大规格,同时递交申请,请求加入全家桶销售项目,只要你能赶在意向敲定之前做出样品,不求批量供应,就算是成功大半。”
贾光渝没有废话:“做什么零食?”
“山楂软糖、开胃山楂片、山楂蜜饯。”黄杰道,“你有经验重操旧业不难,关键配方工艺要改进,做成孩子喜欢的口味,别抱着老手艺跟不上时代。”
“明白。”贾光渝道,“真不再看看厂里其他项目,差的砍了,表现不错的还都挺红火。”
黄杰气笑了,骂道:“要不是看在咱俩交情份上,谁大冷天愿意往你这跑,嬢的,你要乐意做好人,怎么不夹着公文包满世界跑,给厂里的产品找销路呢?”
贾光渝苦笑:“我这不是厂长当着当着有感情了嘛。”
“你对什么有感情?要是喜欢团结果品的招牌,重新用着就是,还有些知名度,刘明理不会阻拦,要是惦记着狼心狗肺,能同甘不能共苦的人,那就算我来错了。”
黄杰不复多言,推起自行车就走,贾光渝目送他远去,盘算着他提供的消息。
作为一个草莽出身的买卖人,贾光渝深知一个道理,成功的奥秘,无非人和消息。没有能扛事的人,就算金砖摆在你面前,都切不下一块带回去,而没有消息,则满目都是困苦,根本不知道怎么发财。
他败在人上。
当初青云搞零食之乡的扶持计划,贾光渝立刻嗅到机会,把家传手艺糖葫芦拎出来,堂而皇之蹭上扶持,建作坊大生产,还非常有远见地种植山楂果园,还别说,这动作对青云来说太顺眼了,联动农业和食品加工,就是罗学云最青睐的人才。
于是乎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从糖葫芦增加到开胃山楂片、山楂糕等等,正是这一招葬送他大好优势。
搞糖葫芦他懂门道,反正手艺古来有之,稍微改进就很了不得,但开发同类产品,还不是走街串巷,只做解馋消遣的稀罕物,而是每天都能吃到,必须吸引顾客的日常休闲零食,难度不是一般大。
最起码要有担任产品经理和研发组的角色,贾光渝稀里糊涂搞成的,哪懂这些歪七扭八的东西,无非是发动更多可靠亲戚加入,靠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理念,搭建草台班子,整天头脑风暴,最终结果可想而知,新产品根本扶不起来,连陈清优选都不想进他们的货。
经此一大挫折,贾光渝的上进心消磨差不多,呼唤来的亲戚朋友也都散去,仅靠在青云公司的好印象,赖着果品厂厂长不走,给那些情况不错的项目做保姆,万一孵化出一家新食品公司呢,有这份情谊在,将来发达不能忘却老友吧。
所以给黄杰推荐厂里项目,还真不是虚情假意随口说说,但当前者严厉决绝时,贾光渝到底没有强求,孰轻孰重,他心里明亮着,自己的面子绝对不够份,非要执拗,只会鸡飞蛋打。
总结上次失败经验后,贾光渝终于学乖,他既不能再跟其他项目搭伙过日子,搞得乌烟瘴气,整天不安稳,也没本事振翅独飞,学刘明现身心逍遥,唯有走辛大树模式,牢牢抱住青云大腿。
兵贵神速,贾光渝凭借当厂长的经验,熟稔地写起策划书,赶在年前拜访青食投资部。
刘明理热情接待,他们算是老交情,接手零食之乡计划后,他的主要工作对象就是辛大树、贾光渝、王协礼、刘明现这四个标杆。
回看工作成果,真不怎么合格,成绩优异的明天罐头跑了,一塌糊涂的果酒厂倒了,半死不活的果品厂没救。
若非眼见不妙,而辛大树同样恓惶,俩人达成一致,由青食增加持股,获得糖厂控股权,同时派出青云职工协助,好歹保住颜面,刘明理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工作汇报。
虽然三哥信赖,总讲这事不是一日之功,一半的成功率已经算是很好,可他心里不是滋味,总想摆脱卧底和平庸的印象。
贾光渝雄心焕发想重头再来,刘明理是很高兴的,这老哥很莽,山楂零食产业尚未稳固,便考虑原材料的问题,主动在家里种山楂树。
当然,他种山楂树肯定是想吃满好处,未必有周全的考虑和什么大义的想法,结果也不美妙,山楂零食车间直接倒闭,但这个举动很有积极意义,换句话说,就是敢打敢冲,不管能不能网到鱼获,总是没有临渊空叹。
刘明理望着策划书,沉思良久。
贾光渝的条件可以说非常让步,他以管理和山楂园入股,却只占小头,大头全给青食,仅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入驻,指导新品研发和试生产,或者更干脆点,完全是青食代工厂。
早先罗学云很不认可这种合作方式,一来优质项目青云自己会做,饮料方便面辣条酱料这些,没必要赚尽最后一个铜板。
二来青云稍稍占股,给扶持食品厂以靠山的信心就足够了,要到五成以上完全控股,什么都可以插手,创业的老板还有什么乐趣呢,一想到赚钱青云先分大半,还有火一样的热情吗?
青食自己的五大事业部都没解开,何必为了分散风险、享受优惠等虚无缥缈的好处,建一堆绝对控股的子公司,零食之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营造产业氛围,振兴陈清经济,不是给青云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