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 第466章(第2页)

第466章(第2页)

何况,青云能有如此超然的地位,正是一手青农抓住千家万户息息相关,一手青食不断出口创汇成绩斐然。我们不能因为人家提出正当的要求,就跟人家翻脸。”

袁晓成叹道:“说起来你跟学云是堂兄弟,但你对他一点不了解啊。学云对青云的定位就是本土企业,立足玉阑,发展家乡,影响力要以周遭三省为根基,除却江城分厂要作为大城市业务的支点,很早建立以外,省城庐州都没允许。

我跟他提过一次,他也是敷衍地说以后以后,现在果断要在岭南搞分公司,甚至明确进度表,点名要沈长明按照江城分厂的规格,召集相应人员过去,态度坚决不容质疑,这意味着什么?”

罗学杨缓缓道:“粤台引进《我爱我家》,公司趁势在花城首发冰红茶,广告铺天盖地,效果拔群,产值连翻。学云在花城布局,或许是响应势头,毕竟他也说了,花城业务不与总厂、分厂相同,是因地制宜,面向岭南。”

“我真的很羡慕你的心态。”袁晓成幽怨道,“以青云食品而言,总厂和分厂之间有什么区别?无非是业务种类和规模不同。随着江城分厂壮大,以橙汁起家,鲜橙多、果粒橙、荟萃百分百,还有大头雪糕、老棒冰,势头之壮,底气之足,总厂只有饮料事业部可以勉强抗衡,其他几个事业部慢慢落后了。

偏偏人家还是大城市,招人容易,素质还高,交通便利,原料丰富,优点数不胜数,人员和机构越来越充实,苗头已经不好遏制,现在又来个花城,若是将来都超过总厂,清兰顺势让青食总部搬迁,咱们陈清就要没落了。”

罗学杨眉头微皱,道:“如果真是那样,就意味着陈清‘零食之乡’的战略失败,总厂不再具备领头羊的优势,将陈清打造成食品企业发展的便利之地也将不能。

这种情况下,为了青云食品的未来,搬迁总部又如何呢?总不能死死按在陈清,最终拖垮。老袁你是个明白人,应该不会自己受委屈,就掀桌子砸锅,大家谁都别想好吧。”

闻听此言,袁晓成才醒悟自己错了,错得很厉害,罗学杨沉默寡言,不代表看不出问题,管着总厂,亦不代表偏心总厂,也许他瞧出罗学云的变化,只是不说出来,以行动表示支持,偏偏自己挑明,要拉拢他。

可是,拉拢他做什么呢,难道真掀桌子,带人闹腾,阻止罗学云开设分厂?且不说能不能带到人,就算能带到,又有什么用,青食一头被青云捏着,一头被清兰把着,总经理本来就只是执行人。

瞧见袁晓成陷入沉思,罗学杨低声道:“老袁,我觉得你要舒缓心态,好好想一想。想一想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明天罐头闹出的风波,若不是你长久以来对刘明现隐隐的不满,对厂里职工暗暗的放纵,不会闹到人尽皆知,传到学云耳朵。

说句不好听的,中下层职工不在意股份,不在意管理权,只在意能不能拿到工资奖金和逢年过节的礼品补助,一天辛苦下来,不是想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想喝酒划拳吃饭,除却少数人,谁有精力关心公司文件,有什么章程,去工会持股会闹腾啊。

学云对扶持厂风波生气也好,想要改变战略也罢,你沉心想想,究竟是对普通职工心寒,还是对谁不满意。你俩是很早朋友,他年纪还比你小,有些话有些事才没有戳到底,但有前车之鉴啊。”

什么前车之鉴?青农市场销售不想吃苦,希望所有收获都能青食包销,声势闹得不小,田秀禾没压制住,叫公司上下无人不知,之后罗学云就强调两家公司分离,以总公司统摄,各过各的,休想搅在一起。

此后,田秀禾地位节节下降,直到钟乐投奔,彻底成为管家,大事几乎转交到钟乐手上。

袁晓成垂下双手,慷慨激昂重归平静。

田秀禾的事情很明白,他才具不足,陈清厂的事情呢,是自己疏忽放纵不称职,还是心怀鬼胎暗操控?关键还有跟刘明现闹腾的前科,恐怕在罗学云眼中更难洗白,可恶的是自己全然没察觉,只顾着跟他吹嘘青食成绩。

袁晓成不禁想到从前,罗学云计划青云职工持股时说过,股随人走,辞职或者退休,就不再持有股份,也就无法分红,但他许诺,会在其他地方补足。

比如将优选、雷云这些他投资的公司股份放在一家里面,然后让自己在这家持有部分股份,以至于将来哪怕孩子不济,也能有一碗饭吃,若是有本事嘛,给下一代创业或者怎么样也行。

等于是,罗学云不光将自己当作经理人,更是兄弟朋友,一起打天下的战友,将来要一直好一直亲密的关系,但现在……

“我究竟在干什么呀……”

袁晓成低头,双手遮住面庞,喃喃道。

罗学杨见状,唯剩叹息,知足常乐和自知者明这两件事,真的很难很难。

第685章大哥大

难却不代表没有,青云食品饮料事业部主管沈长明人如其名,就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总厂云集诸多项目,每个事业部说起来好像只比部门高那么一点点,实际不比某些分厂或者别人一整个厂子小,而饮料事业部则是首屈一指的老大。

青云食品建立伊始,是为了脱水蔬菜和肉制品处理,稳定出口的同时,能更大程度发挥青农的产能,毕竟生鲜保存时间不久,深加工是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彼时青食只能算是青农附属加工厂,根本不符合其“惊世骇俗”的合资企业地位,说到底无论地区也好,青云本身也好,当时都是对香江清兰抱以极大期望,觉得会跟宣传的一样,同胞要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跟我们一起发财了。

沈长明就是那时候加入青食,从班组长开始,做到车间主任,因为谦敏好学,比较能理解张德先等顾问传授的管理体系知识,能在实际生产中,坚持一板一眼地完成安全管理、卫生清洁、过程控制、质检记录等等,得到罗学云的赏识,后来给罗学杨当副手启动饮料业务,一举做到而今地步。

照章办事,上司怎么说你就怎么做这件事并不容易,如果还能在坚持之余,多些创新,更是罕见,刚开始的时候,青云职工都很不习惯,包括袁晓成从国营厂招来的管理者,尤其厌烦。他们固有思想就是按照计划生产出来就行,要这么多有的没的,花里胡哨做什么,真是闲的没事干。

但管理啊,就是你一放松,问题马上如雨点落下来,谁做得好,谁做得差,很容易被市场检验出来,沈长明负责的项目扎实可靠,还得到客户表扬,为他成功铺平道路。

只是沈长明有自知之明,他很务实地认为自己的成功,无非是按照公司要求的去做——跟清兰顾问好好学、按照手册好好做、遇到问题好好总结等等,不折腾不乱搞,就水涨船高升到饮料事业部的主管,不代表自己多厉害。

饮料事业部目前只有青云茶饮和果汁两大系列,其他的在橙分厂水分厂,可产品类目繁多是青食主打,明眼人谁不知道罗学云是将饮料和零食作为青食两柄锋利的剑,刺破市场站稳脚跟,成为公司支柱,能在这两家事业部做主管,未来光明无限。

所以当初玉阑水业务分厂建立,选拔厂长的时候沈长明果断拒绝,这玩意除了名头好听,实际含金量远不如他当时的位置。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