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多会儿开学。”
“十一月份。”
“那还早呢?”
千禧龙年,这一年开饭店的特别多。
结婚的也特别多。
八月一日,恋爱多年的凤雯和孙浩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孙家父子乃是外地户口,在本地没有宅基地,这么多年几乎都是吃住在单位。
凤林阳用耕地给凤雯置换了三分宅地基,一桩精致的四合院改好后两口子便算是过起了小日子。
中元节后,东阁带着东成和大侄子东强强前往东山省考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购了一台谷神玉米收获机。
实际上东阁心里也很坎坷,毕竟这种高端机械上市还不到两年,出现问题连售后都没有。
所以他把东成和东强强带了过来,希望可以学习一段时间,一是驾驶技术,二是维修技术。
总得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该做的准备也要打好基础。
通过厂家的建议和东成二人学习后的心得,东阁额外采购了一批零配件,免得在收获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那样可就两眼一抹黑。
收获机在白露前夕运到家,总花费高达二十万,东坡机械厂又新添一员大将。
过了中秋节谷神下地实验,效果非常好。
东强强驾驶着收获机嘚瑟道:“二叔,还得是你,不愧是亲自采购的联合机,真带劲。”
“你好好干,将来你老爷爷退了我让你当厂长。”
东强强果然干劲十足,不到两天二百亩禾田收获一空。
收获机让乡亲们新奇不已,每天晚上纳凉都在讨论这台机器。
“当年小麦收割机出来时我就感叹,这机械化太方便了,后来出了联合收割机我就觉得科技的力量太强大了。”
“当初见到联合收割机时我就在想,啥时候棒子也能出这样的机器,没想到还真有。”
“这玩意儿太快了,去年我们一群人忙活了大半个月才弄完,好家伙,这前前后后不到三天完事。”
冷不丁地传来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机器好是好,但人没活干挣不到钱,吃啥喝啥?”
有人附和道:“可不是,当初东阁怎么说的,你们租地拿一分钱,打工又拿一分钱,现在哪还有工打啊?”
“你是不是傻?我们把地租出去不就是为了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吗?你地里没活不会去工地啊?”
“就是,之前要不谁发牢骚,种这点破地还得耽误上班儿。”
“就是,我上班儿一个月一千二,你上地干活能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