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夹杂著煤烟味的寒风,瞬间灌了进来。
刘青紧了紧身上的大衣,率先走下车厢。
踩在站台上,一股与太原截然不同的气息扑面而来。
站台上人来人往,却没有丝毫混乱。
穿著崭新军装的战士们在维持秩序,引导著旅客出站。扩音喇叭里,正播放著激昂的革命歌曲。
“老刘,小杨!”
一声熟悉的呼喊传来。
刘青循声望去。
不远处,赵刚正站在人群中,朝著这边用力挥手。
他穿著一身笔挺的將校呢大衣,肩上没有军衔,但那股子沉稳儒雅的气质,却让他比任何人都显眼。
“老赵!”刘青脸上露出笑容,和小杨一起大步走了过去。
“走吧,去老李家。知道你来北平,秀芹同志张罗了一桌好菜!”赵刚拍了拍刘青的肩膀,拉著他就往外走。
一行人走出车站,一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已经静静地等在了路边。
警卫员拉开车门。
刘青和小杨坐了进去,赵刚也跟著上了车。
轿车平稳地驶向了李云龙在北平的家。
车窗外,这座古都,正在焕发著前所未有的生机。
街道被清扫得乾乾净净,路边还有用积雪堆成的雪人。
墙壁上,用红漆刷著醒目的標语。大人们,骑著自行车,三三两两地驶过。
穿著袄的孩子们,在胡同口追逐打闹,清脆的笑声隔著车窗都能听见。
一切都井然有序,又充满了希望。
“变化真大。”
刘青感慨道。
“是啊。”
赵刚的目光也投向窗外,眼神里带著欣慰。
“这才几个月,这座城市,就像是活过来了一样。”
“咱们发展轻工业的好处已经显现出来了。”
“老刘,你说得没错,现在除了军火,就是那些轻工业品最赚钱!自行车,各类罐头,还有被服、鞋袜,现在都供不应求,仅仅满足国內的需求都有些吃力。”
“首长已经决定,在北平以及津港周边建立轻工业基地,加大资本投入。不过,北平城中的不少大资本家都还在观望。”
“老刘,你有什么好主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