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第一题何时献策?在下已有阻敌之策!”
“不用献策!”
“不用?”
“改规则了!”
姜佑疑惑了,不是,这啥情况啊,老二,你能不能说清楚点!
穆申接道:“考题基本不变,但太子一方要求全部改为实操!”
“实操?”姜佑纳闷,“让皇子直接到北关阻敌?”
一旦北狄发狠,抵挡不住,不是送死吗?
“不是!”
“第一题分为三场,第一场,太子、本宫、四皇子三方各领三百士兵对战,赢者胜。第二场,北狄使团有三十骑兵随行,有能以一百士兵阻三十骑兵时间最长者胜!第三场,三方各领三千士兵赴晋府剿匪,斩敌多者或抓获匪军首脑者胜。”
姜佑咂舌,这是考领兵作战才能,正是崔石和穆战的长处,明摆着不让二皇子和四皇子赢嘛。
“虎威将军同意了?”
“同意!”
新老将领交锋,有意思。
穆申道:“大将军只当参谋,具体战术得本宫自己来定!”
姜佑看了他一眼,二哥,你又没打过仗,能定啥战术?你以为看了几本兵书,就能打仗了?
穆申明白姜佑的意思,道:“本宫定方向,只要有可行性,大将军派人协助制定作战细节。”
这还差不多,若是真要穆申领兵作战,不被作战经验丰富的崔石和穆战打得丢盔弃甲才怪。
“殿下,第二道考题如何实操?”
第二道考题是如何提高朝廷官员的执行力,若是实操的话,那不就意味着提前推动改革?
穆申道:“朝廷向天下发布三条难易程度相似的政令,三方各选一条,谁能让政令更快更有效落到实处,谁就胜出!”
姜佑想了想,道:“这里面有大问题,哪一方的势力在文官系统强,执行力就强,与方法无关!”
支持太子一方的右丞相控制了大半个文官系统,想要做手脚轻而易举。
穆申道:“你说的我们都想到了,为了避免有某派的官员故意不执行其他方面的政令,三方共同派人成立一个临时监督机构,若发现有一方官员有意掣肘,直接判输!”
实操的新规则应该是太子一方提出的,就是想利用右丞相在文官系统的影响力优势赢得考核,但另外两方看穿,把这个漏洞堵住了。
“殿下,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两日后在南郊禁卫军校场进行第一场武比,待北狄和亲使团到后进行第二场,接着立即开展第三场,第三场为期半个月。”
“武比完后,第二个考题和第三个考题同时进行,三个月后综合评估!”
穆申眼神深邃,豪情万丈,“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皇位争夺战,必将在大启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王败寇,我们一定要赢!”
战争要打响了,姜佑有些热血沸腾,政治阴冷,凶险万分,一旦成为输的一方,可能万劫不复,但也能激发人的斗志,让人昂扬前进!
不过虎威大将军曾说,考核只是明面上的一种形式,真正的斗争在暗处,考核中可能会遇到很多不确定因素,那些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也许,就算考核赢了,也不一定能轻易坐上皇位!
争夺帝位,注定要充满腥风血雨。
穆申起身,有睥睨之气,“走,我们去选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