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站,羽毛与“火山”装置让沈南枝倒吸凉气。白色羽毛如云朵倾泻,轻柔得像要飘进心里,下方“火山”暗红炽热,仿佛下一秒就会喷发。
一冷一暖、一柔一刚,艺术的张力把沈南枝的胸腔填得满满当当。
“果然,艺术里果然没有绝对的对立。”沈南枝望着羽毛与“火山”装置,轻声呢喃。
从展区出来,沈南枝在美术馆的休息区找了个位置坐下。她打开手机,把今天拍的照片和视频大致翻看了一遍,想着晚上回去好好整理剪辑一下。
休息了一会儿,沈南枝觉得还没逛够,又起身往美术馆四楼走去。
路过一个小展厅,里面正在举办小型的青年艺术家联展。她好奇地走进去,一幅幅风格各异的画作、雕塑映入眼帘。
展厅里有一幅画吸引了她的注意,画的是济南的老街道,画的笔触很细腻,色彩带着旧时光的昏黄。
沈南枝站在画前,仿佛能看见老街上的行人穿梭,听见叫卖声、笑声,那些济南的烟火气透过画作,直直钻进她心里。
她的思绪开始发散,想起了自己大学时候很喜欢的一部无限流的小说。
那个竹笋筒子楼好像也是这样的,时光在画中停留,美好都被留存。
从青年艺术家联展出来,沈南枝看了看时间,发现不知不觉在美术馆待了好几个小时。肚子适时地叫了起来,她准备去附近买点吃的,填饱自己的肚子。
走出山东美术馆,阳光正好,洒在身上暖烘烘的。沈南枝决定找个有济南特色的餐馆,沿着街道走着,他路过一家古朴的小店。
小店的门口招牌写着“老济南风味”,她脚步一顿,就选这儿了。走进店里,木质的桌椅、墙上的老济南照片,透着浓浓的怀旧氛围。
沈南枝点了一份把子肉、一份油旋和一碗甜沫。没一会儿,她点的菜就上齐了。
吃饱喝足后,沈南枝打车来到了超然楼,看着依旧还亮着的天空,她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沈南枝坐在超然楼附近,望着天空,阳光慢慢褪去,天色渐暗。
周围渐渐热闹起来,游客们拿着手机、相机,找好最佳观赏位,等待超然楼的亮灯时刻。
沈南枝也跟着调整位置,眼睛紧紧盯着超然楼的方向。
时间一到,超然楼上的灯光亮起,超然楼瞬间被金色、红色的光包裹,飞檐斗拱在光影里流转。
身旁游客的惊叹声、相机快门声交织,她静静看着亮灯时刻。等亮灯的绚丽稍缓,沈南枝慢悠悠向后走去,月光洒在楼身,与灯光交融。
红叶谷
沈南枝沿着超然楼周边慢悠悠转着,偶尔有晚风吹过,裹挟着大明湖的水汽,凉丝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