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景元七年轶闻 > 第19章 表白(第2页)

第19章 表白(第2页)

老太太怕二房一下子没了进项,过得艰难,偷偷补贴二房,不敢让老太爷知道。

其实老太爷门儿清,他的架势拉起来了,是为了做给所有阮家人看,妄图危害家族就是这样的下场。

但二老爷是亲生的,二房那些都是血脉,他并不想二房真的陷入绝境,老太太做的,他不会阻止。

虽说二房被罚,但二房的儿女还是一样来学堂。

其实三姑娘、三少爷都不是二奶奶的孩子,周姨娘得二老爷喜爱,这两个都是周姨娘的孩子。

二奶奶只有二少爷一个,没有女儿,三姑娘自小养在她身边。周姨娘出身不好,比旁人都乖觉些,不仅会讨二老爷高兴,也会讨二奶奶高兴。

是以二奶奶对三姑娘很亲近,如亲女儿一般。二房花图锦簇时,三姑娘的声势把二姑娘、四姑娘、五姑娘都比下去了。

平日里张扬的三姑娘现在乖得很,低调得像不存在。

阮青钰只觉身心通泰。

“近日朝廷收酒税,家里就是做这个生意的,你们都怎么看?”钱先生授课经常结合时事。

“朝廷今日加酒税,明日就可能加别的行税,如此行事,各行各业的商人怕是没有定心了。”大少爷说道。

“朝廷怕是缺钱了,酒税这事若是做好了,加别的税也是说有就有的。”三少爷说。

“我朝商税和前朝比,规模小了不少,便是加了,能有多少?”二少爷说。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大姑娘,你说呢?”钱先生问。

“兄弟们说的都是大策,若由我来说,要往小处说了。这令既已经下来了,就要看怎么实施,若是施行不当,只怕能到国库里的钱,远没有预计的多。”

钱先生点点头,“大姑娘说,该如何施行?”

“第一批酒税还没有交上去,只怕是要走上一回,才知道最薄弱的地方在哪里。就眼下看,各地酒行并不积极交税,凭白多拿出许多钱的事情,这样的情形也是人之常情。”

钱先生知道阮家也为酒税的事情为难,便问,“若是从酒商来看,该如何应对?”

这下鸦雀无声,这些都是阮家的孩子,若要真心实意的话,那就是想办法,能不交就不交。交多一点不会有什么好处,交少一些怕也是普遍情况。

钱先生也知道,这个问题有些为难,正打算揭过,忽然四姑娘答话了。

“我以为,不仅要好好交酒税,还要带着这一地的酒商一起好好交税,最好能交出声势,交出名头。”

“你懂什么?张口就是交出名头,知道这些税占多少利吗?本就是辛苦经营,长此以往又要难许多。”三少爷说。

“不知柴米油盐贵,当是你院子里过家家呢。”二少爷说。

“四姑娘年纪小,自然爱声势,再长大些就能体谅做生意的苦处了。”大少爷说。

钱先生听了,对阮青钰说:“你具体说说,为什么要这样?”?

“现而今政令已下,总是要应付的,就算想办法少交一些,躲躲藏藏能省下多少,若是做得过头了,万一撞了刀口,说不得还会被当做典型。除非一种情况,就是全大夏朝的酒商都不怎么交,朝廷干脆将这项政令不了了之了,那以后其他各商行也就很难加税了,若是这样做了,就意味着朝廷彻底放弃通过商税拿钱了,朝廷如此缺钱,这样的可能性能有多大?”

其他人竟没有反驳,钱先生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既然躲不了多少,不如反其道而行之,把这税交得轰轰烈烈,还领着其他酒商一起交,这就成了机会,借此能再往上走一走,无论是生意的规模还是在本地行会的地位,都可以搏一搏。”

“你说得倒是轻巧,其他酒商凭什么听你带领,谁都这样想,想借此往上走一走,谁领得动谁?”

“就是啊,大家都这么想呢,谁这么做了?还不是做不成。”

阮青钰看着他们,“只靠自己,自然做不成,‘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想往上走就要懂得借势借力。”

“笑话,我还想借天潢贵胄的势呢,哪处借去?”

“三哥说得没错,确实是借贵胄的势。”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