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位叔叔,不是一般人,比他老实本分的爸爸厉害多了。
幸运的是,两家关係极好。
吃饭的时候,聊起了一些老家的事。
萧强喝了两口酒后,就开始当陈吹了。
“陈哥,你如今这么有钱,不想追求名声吗?”
“名声对我来说没什么用。你也高看我了,哥也只是个普通人。”
萧天觉得陈叔叔好谦虚,这还普通人,那他就是底层人了。
萧强说起了两人农村老家。
他们老家以前有个在外面混得挺好的老板回来投资。
好几年前了,还是口罩之前。
陈汉林知道他说的这事。
“不用你说我都知道。
我家老头子每次来市里都要跟我聊聊那家人的现状,
因为回来投资,搞得家庭支离破碎。
两千万投资打水漂了,不就是以前看財经频道上的回乡创业引起的吗!”
萧强辩解说,“他们是脑壳一热就想回乡创业,根本没搞清楚当地的『生態环境盲目的创业,可不是把自己坑了嘛。
其实回乡创业还是挺有搞头的。
关键是看能不能有恆心干下去,
还有得到政府承诺的补贴才能动手。”
萧强是公务员,对这些门门道道比较清楚。
还跟他聊起了只有內部人知道的消息。
他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在老家县教育局干过局长,正科级。
有些老板前半辈子赚了钱,都是时代红利,加上运气。
真正让他们回乡创业,就暴露了能力与底蕴不足的问题。
政府承诺的补贴还没到手,就盲目开工!
大把的钱投进去,以为能像电视上一样,取得丰厚回报。
同时还能在家乡赚到名声。
萧强明確说了,这不可能!
小县城就是个极讲关係的地方。
没有过硬的关係,身价上亿的老板都要在这里栽跟头。
但要是有人脉,白手都能起家。
萧强来到市里好多年了,但跟老家的联繫一直都有。
有些事都需要他帮帮忙!。
比如想让孩子来市里上学什么的。
关係就攒下来了。
如果陈哥想回老家投资创业,他就能用上以前的人脉。
县里大大小小的同事,他都认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