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随身商城:我在古代当地主 > 第1462章(第1页)

第1462章(第1页)

第1462章

也就是说,这些食邑虽然是国公的食邑,但是,他们同样是大顺的百姓,食邑没有对他们生杀大权的掌控。

而且,公国内没有重新制定律法的权利,依旧沿用大顺的律法。

这等举措,就是害怕时间久了,闹出事端来。

可即便有着诸多的限制,也架不住这是公国,可以以这些国公的封号命名。

这种诱惑,没人能抵抗的了。

“不用谢,这是你们应得的,朕之前答应过你们,现在不过是兑现承诺罢了。”

“马上就是第二批了,最多一两个月,第二批公国就能确定下来,你们要做好准备,”赵正扫了徐凤至等人一眼说道:“第三批应该在今年年底,朕计划在三年内把欠所有功勋的国公一一兑现!”

众人也是纷纷跪拜,“陛下英明!”

“公国确定好之后,工部会联合其他部门,搞基础建设开发,会在沿途合适的地方修建城池,把更多的百姓迁移过去,公国也要搭上顺风车,更好发展。”

“朝廷为了援助公国更好的运营,有一系列的措施,希望尔等功勋,要熟读这些措施,利用规则为麾下的百姓谋福祉。”

“不过,你们也要记住了,对麾下的百姓要好些,谁家要是出现了什么纨绔,欺压百姓,朕可是不会轻饶的。”

“为此,所有功勋的子嗣,无论嫡庶,都要送到京城来读书。”

这一招就厉害了,直接釜底抽薪。

但是对功勋而言,这不算什么,他们是大顺的功勋,公国也是大顺的公国。

只要皇帝不昏聩,不随随便便撤销他们的公国,他们肯定支持。

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读书,这也是机会。

也是确保家族繁荣的条件。

众人都是点头。

有皇帝管教子嗣,他们反而更加放心。

一代代下来,他们只会更好,不会出现其他朝代那样,兔死狐烹的下场。

散朝之后,赵正又来内阁召开了会议。

“朕看了西北发来的奏折,移民怎么这么慢?这都多久了,才移过去多少百姓?”赵正眉头一皱,十阁老都吓得静若寒蝉。

“陛下,天下民生凋敝。。。。。。”

“少跟朕打马虎眼,这些年,虽然死了不少人,但是大康巅峰时期,全国人口超过了四千万。

就算这些年,死一半,也要两千多万呢。”

“而且,据朕所知,各大门阀隐匿了很多人口,也就是说,人口不少于五千万。”

“朕让你们搞的人口普查,这都多久了,为什么还没有给朕一个答复?”

赵正不轻易发火,可一发火,就有人要遭殃。

主管这件事的是户部。

最初的六部尚书,都当了阁老,现在的六部尚书,都是后来提拔上来的。

“陛下,人口普查不容易,天下这么大。。。。。。”

砰!

赵正猛地一拍桌子,指着眼前这个叫崔典的阁老。

这个人是原大康的吏部尚书。

桃李满天下,之所以把他提拔上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赵正承大康之名,肯定不能不用大康的老臣,不仅要用,而且比例还不能少。

“崔典,让你上来,是看中你的办事能力,而不是让你在这里给朕找借口,推诿的。”

“大顺要的是能办事的人,而不是什么官,能让你上来,就能让你下去!”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