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晨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深色的地板上投下一道明亮的光斑。
白杨睁开眼,只觉得浑身舒泰,神清气爽。
昨晚的疲惫仿佛被一夜好眠彻底涤荡干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盈四肢百骸的活力。
他侧过头,妻子钱雯惠还在熟睡,呼吸均匀,恬静的睡颜上带着一丝满足的笑意。
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昨晚睡前,她枕在自己胳膊上,轻声说的话。
“白杨,咱们家就一个丫头,是不是有点太冷清了?你看,你现在工作也稳定了,要不……我们再要一个孩子吧?最好是个小子,以后也能像你一样,当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当时他听着,心里就是一热。
这些年,自己亏欠这个家太多了。
常年扑在研究所,别说照顾妻女,就连见面的时间都屈指可数。
可妻子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只是默默地操持着家里的一切,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想到这里,白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昨晚的疯狂,既是久别胜新婚的激情,也是对妻子无声付出的补偿。
他轻手轻脚地起床,洗漱,换上那身熟悉的蓝色工作服。
临走前,他在女儿的额头上亲了一下,又俯身在妻子的脸颊上轻轻碰了碰,这才走出了家门。
研究所的清晨,宁静而有序。
通勤的自行车“叮铃”作响,早起晨练的老专家们舒展着筋骨,三三两两的技术员提着暖水瓶和饭盒,一边走一边低声讨论着某个技术难题。
空气中弥漫着青草、泥土和远处食堂飘来的早餐香气,一切都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回到办公室,推开门,桌上已经如他所料,放好了一杯温度正好的热茶,旁边是几份整理得井井有条的文件,正是他昨晚交代林慧准备的。
白杨坐进那张宽大的靠背椅,身体微微后仰,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
收敛了关于家庭的温馨思绪,他的大脑如同重新开机的精密仪器,迅速进入了工作模式。
他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然后拿起了最上面的一份文件。
《关于“海之星”相控阵雷达后端算法优化方向的初步设想方案》。
报告是雷达组组长吴老连夜带人赶出来的,厚厚的一沓,里面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数学模型和逻辑框图。
白杨看得极其仔细,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又舒展开来,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声响。
吴老的方案很大胆,也很有见地。
他提出,锁定速度的提升,算法的贡献度可能高达七成。
那批从罗马尼亚换来的高纯度锗晶体管固然是基础,但真正让“海之星”脱胎换骨的,是他们独创的“多层模糊滤波算法”。
这个算法,能让雷达在海面杂波的强干扰下,更精准地“猜”出目标的真实运动轨迹,从而大大缩短了数据处理和锁定的时间。
报告的最后,吴老提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建议:将这套算法进行模块化、通用化改造,尝试移植到空军的歼击机火控雷达和陆军的远程预警雷达上。
如果成功,那将不是一艘战舰的提升,而是整个国防预警体系的一次巨大飞跃!
白杨的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这才是他最想看到的东西!
一个点的突破,带动一个面的提升。
这才是真正的核心技术,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国之重器。
他拿起红笔,在报告的末尾写下批示:“同意该方案。建议成立跨军种联合算法攻关小组,由吴老牵头,研究所提供全部资源支持。另,注意保密,该算法命名为‘烛龙一号’。”
放下雷达组的报告,他又拿起了动力组的《GT-25000燃气轮机超功率运行风险评估报告》。
报告的结论同样令人振奋。
经过初步的材料应力分析和热力学计算,动力组认为,GT-25000之所以能超出设计指标,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