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结构强度与疲劳设计手册》、
《先进铝锂合金材料冶炼与加工工艺》、
《“涡扇-8改”大涵道比发动机设计图纸》、
《发动机核心机叶片单晶材料制造技术》、
《飞控系统源码与液压作动器详解》、
《现代航空电子集成系统架构》……
无数的子目录,每一个子目录下,又包含了成千上万份图纸、数据表、工艺流程、材料配方……
从一颗最基础的铆钉需要用什么标号的合金,到机翼上百万个零件如何精密组装;
从发动机涡轮盘上那复杂的冷却气道,到航电系统里数百万行冗长复杂的代码……
所有的一切,巨细无遗,清晰无比地呈现在他的脑海中。
白杨感觉自己的大脑,仿佛变成了一台超高速运转的巨型计算机,无数的3D模型在其中旋转、拆解、组合,无数的数据流在其中奔腾、计算、验证。
他“看”到了平直的下单翼如何在高空中产生巨大的升力;
他“看”到了四台“涡扇-8改”发动机如何将航空煤油转化为澎湃的推力;
他“看”到了坚固的起落架如何在几十吨的冲击下稳稳地支撑住整个机身……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上帝视角般的体验。
他不再是一个学习者,而是一个创造者。
这架飞机的所有秘密,都对他毫无保留地敞开。
时间,在海量信息的灌输中,飞速流逝。
当最后一个数据包传输完毕,系统提示音响起时,白杨才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他看了一眼床头的闹钟,时针已经指向了下午五点半。
整整三个小时!
他竟然在床上,一动不动地躺了三个小时!
窗外,传来了宣告下班的铃声,以及楼下渐渐嘈杂起来的人声和自行车铃铛的“叮铃”声。
已经是下班时间了。
白杨从床上坐起来,感觉脑袋有些微微的发胀,像是被人硬生生塞进了一个图书馆。
但他精神却异常的亢奋。
他没有急着立刻去办公室总结脑中的资料,那是一个浩瀚的工程,急不得。
他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填饱肚子,补充能量。
走出宿舍楼,傍晚的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他信步向着食堂走去。
食堂里人声鼎沸,热气腾腾。
白杨打了一份饭菜,一份红烧肉,一份炒白菜,外加一个馒头和一碗紫菜蛋花汤。
他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默默地吃着饭。
周围的科研员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高声谈论着工作上的事情。
“……那个应力测试的数据还是不对,我觉得是夹具有问题。”
“老李,你那个高频振荡器的图纸画完了吗?明天借我参考参考。”
“听说所长回来了?这下好了,咱们项目卡住的那个坎,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