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先将那杯已经冷透的浓茶一饮而尽,任由那股苦涩的味道在口腔里蔓延,强迫自己那依旧有些亢奋的大脑冷静下来。
他要做的,不是简单地将脑子里的东西默写出来。
他要做的,是结合当前国内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对这套来自未来的技术进行“降维”和“翻译”。
直接把最顶尖的、需要全自动化生产线才能实现的技术方案拿出来,那不是解决问题,那是给所有人出难题。
以国内目前的精密加工能力、材料提纯水平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根本不可能实现。
他要做的,是抽丝剥茧,从这套完整的技术体系中,找出一条最适合当下、最容易实现、投资回报比最高的攀登路径。
“首先,是正极材料。”
白杨的笔尖,终于落在了雪白的稿纸上。
他的笔速极快,几乎没有丝毫停顿,一个个专业名词,一个个化学方程式,一行行工艺步骤,流畅地从笔下流淌而出。
“钴酸锂(LiCoO2),技术最成熟,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是当前阶段的最佳选择。国内钴矿储量虽然不多,但可以从非洲想办法。而且初期用量不大,完全可以支撑。”
“磷酸铁锂(LiFePO4),成本低,安全性好,循环寿命长,是未来的大方向。但现阶段能量密度偏低,对工艺要求也更高,可以作为下一代的技术储备进行预研。”
“其次,负极材料。人造石墨,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国内石墨资源丰富,可以作为主攻方向。”
“隔膜,这是核心技术之一。干法工艺相对简单,可以先上。湿法工艺性能更好,但设备投资巨大,可以列为二期工程。”
“电解液,六氟磷酸锂……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合成难度大,提纯要求高,必须成立专门的攻关小组,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它搞出来!”
白杨的思路无比清晰。
他就像一个站在山顶的向导,俯瞰着整条登山的路径,哪里有捷径,哪里有悬崖,哪里可以搭建营地,哪里需要重点攻坚,全都了然于胸。
他写的不是一份简单的技术文档,而是一份详细到令人发指的“锂电池国产化”作战地图!
这项技术,在普通人看来,或许只是让电池变得更轻、更耐用了一些。
但在白杨心中,他清楚地知道,这玩意儿到底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困扰“蜂鸟”无人机的续航问题,将迎刃而解。
十五分钟的续航将成为历史,一个半小时甚至两个小时的超长滞空,将让“蜂鸟”真正成为一柄悬在敌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它意味着,笨重的步兵电台将可以做得像砖头一样小,单兵的野外生存和作战能力将得到革命性的提升。
它意味着,未来将会出现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便携式医疗设备,都有了最核心的动力来源。
更深远一点,它意味着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乃至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基石!
这是下一个时代的能源革命的入场券!
谁掌握了它,谁就掌握了未来几十年的工业命脉之一!
前世,国家为了突破这项技术,花费了无数科研人员几十年的心血,投入了海量的资金,走了无数的弯路,才最终追赶上来。
而现在,这条通往山顶的康庄大道,就以最完整、最清晰的方式,铺展在了他的面前!
他笔下的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因为他写的不是字,是未来!
是一个国家在下一个能源和信息时代,实现弯道超车,甚至领跑世界的巨大机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的天色由明转暗,又渐渐被研究所里的灯光点亮。
桌上的稿纸越堆越高,旁边的废纸篓里也塞满了写错或者思路不畅时揉掉的纸团。
白杨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饥饿,甚至忘记了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