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概念?
“白杨同志,你这个……不是在开玩笑吧?”周部长的语气变得无比严肃。
“周部长,我从不开这种玩笑。”白杨的声音平静而自信,“请您想一下,我们现在卖的小灵通,六千多块一台。”
“这个价格,在国内是天价,但在欧美发达国家,在那些中东的石油富国,算什么?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普通中产一个月的工资,甚至更少。”
“全世界有多少人口?就算我们只拿下其中百分之十的市场,那就是数亿用户。哪怕以后技术成熟,成本下降,我们一台只卖一千块,那也是四千亿的销售额。这还仅仅是手机本身。”
部长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他顺着白杨的思路,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头晕目眩的前景。
白杨继续说道:“但我的思路,还不是简单的卖手机。卖产品,是最低级的商业模式。我们要做的是,技术出海!标准出海!”
“技术出海?”周部长咀嚼着这个新词。
“对!”白杨的声音斩钉截铁,“我们把小灵通的整套通信技术,包括基站建设、信号转接、网络管理……打包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向全世界推广!”
“他们没有能力自己研发,但他们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援建他们,甚至和他们合资,在他们的国土上,建立起属于他们自己的‘小灵通’网络!”
“我们帮他们建网络,他们用我们的技术标准。一旦用了我们的标准,那他们就只能采购我们生产的,或者由我们授权生产的小灵通手机。周部长,您明白这其中的意义吗?”
周部长彻底明白了。
他的后背瞬间冒出了一层冷汗,随即又被一股巨大的兴奋热流所取代。
这不是在卖东西!
这是在建立一个以华夏技术为核心的全球生态圈!
就像是铁轨,一旦你铺设了标准轨,那以后所有在你铁路上跑的火车,都必须是标准轨的火车头和车厢。
白杨,这是要让全世界的移动通信,都来跑他定下的“轨道”!
“这……这……”周部长激动得有些说不出话来,“这可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大计划!我们国家的技术,从来都是引进,什么时候敢想过去输出标准?”
“以前不敢想,不代表现在不能做。”白杨的声音充满了力量,“周部长,小灵通的技术,领先了西方至少五年。这五年,就是我们抢占全球市场,建立技术壁垒的黄金窗口期。”
“一旦错过,等他们反应过来,研发出类似的技术,我们再想走出去,就要面临激烈的竞争,难度会大上百倍。”
“所以,我今天找您,就是想和您通个气。我们的生产线,不能只满足于国内。从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未来的大规模扩产,考虑到为全球市场供货的可能性。”
“我们需要更先进的机床,更精密的模具,更高效的流水线。这些,都要靠一机部来牵头,整合全国的工业力量。”
“我们不仅要造出最好的小灵通,还要能造出全世界最多的,成本最低的小灵通!我们要用技术上的领先和规模上的优势,彻底锁死这个市场,让后来者追无可追!”
电话那头,长久地沉默着。
白杨能听到周部长沉重的呼吸声。
许久之后,周部长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和决断。
“白杨同志,我明白了。你提的,已经不是一个商业计划,而是一个国家战略。”
“我马上回部里,召开紧急会议。一机部下属所有重点院所、核心工厂,从今天起,全部进入战时状态!我们会成立一个‘全球鹰’专项小组,专门对接你的计划。”
“你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哪怕是现在造不出来的,我们砸锅卖铁,也要给你研发出来!”
“好!”白杨的心也热了起来,“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挂断电话,白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生产端和网络铺设端,这两台最重要的引擎,已经被他彻底点燃,并且赋予了更加宏大的目标。
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正准备休息一下,桌上的另一台红色电话机,却又急促地响了起来。
他看了一眼,是加密的国际长途线路。
白杨接起电话。
“喂,白所,是我,娄广成!”电话那头传来娄广成兴奋的声音。
“娄老板,什么事这么火急火燎?”白杨淡定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