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工和王浩的心头同时一跳。
他们知道,真正关键的一步,要来了。
在1979年,华夏的邮政和电信是两位一体,密不可分的。
所有关乎电话、电报、邮递的业务,都由这个庞大的部门统一管理。
想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公共通讯网络,绕开邮电部是绝无可能的。
只听白杨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平静语气继续说道:“替我向邮电部的罗为民部长发一份正式的会谈邀请。就说,开拓研究所负责人白杨,想邀请他前来我所,共同商讨一项关乎未来公共通讯体系建设的重大事宜。时间,就定在明天上午十点。”
“是!”李卫国没有丝毫犹豫,干脆利落地应下,转身快步离去。
……
邮电部,部长办公室。
已近花甲之年的罗为民,正戴着老花镜,一丝不苟地审阅着一份关于“加速全国长途电话线路自动化”的五年规划草案。
他的办公室宽敞而朴素,最具标志性的,是墙上那面巨大的《全国邮电干线图》。
上面用红蓝两色的线条,密密麻麻地标注出了遍布全国的邮路和电缆走向。
这张图,就是他的江山,是他奋斗了一辈子的事业版图。
作为这个庞大系统的掌舵人,罗为民最近的心情很不错。
改*的春风,同样吹进了邮电系统。
随着国家对经济建设的日益重视,通讯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上面已经批示,要将邮电通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先行官。
这意味着,他们能拿到更多的预算,上马更多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项目。
他手里的这份规划,就是要将目前还需要大量人工接转的长途电话,逐步升级为用户可以直接拨号的自动化网络。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铺设更多的铜缆,引进更先进的程控交换机,培训数以万计的技术人员。
但罗为民有信心,只要给他五年,不,三年时间,他就能让京城、沪市、羊城这些大城市的居民,率先享受到不用总机小姐转接,就能直接打长途的便利。
这就是他理解的,“未来的通讯”。
“笃笃笃。”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罗为民头也没抬,继续用红笔在文件上做着批注。
他的秘书,一个沉稳干练的中年人,快步走了进来,手里拿着电话听筒,用手捂着话筒,表情显得有些古怪。
“部长,一个……一个很特别的电话。”秘书压低了声音,“对方自称是西郊‘研究所’的,说要找您。”
“西郊研究所?”
罗为民的笔尖在纸上一顿,划出了一道长长的红痕。
他缓缓抬起头,皱起了眉头。
这个名字,他当然听说过。
虽然对外它只是一个普通的研究所编号,但在他这个级别的干部圈子里,这四个字代表着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那是国家最顶尖、最神秘的国防技术研究机构之一,直接对最高层负责。
传说中,海军最新锐的战舰,空军最先进的导弹,都和这个研究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样一个专攻“国之重器”的军工单位,怎么会突然打电话找到他这个管邮政电话的民用部门来了?
而且,是直接打到他办公室的。
“什么事?”罗为民沉声问道,心中瞬间闪过无数种可能性。
难道是军方的保密通讯线路出了问题,需要邮电部配合排查?
还是他们研发了什么新型的军用加密电台,需要占用特殊的频段?
亦或是……要为某个新建的秘密基地铺设专用的海底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