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431章 变化(第2页)

第431章 变化(第2页)

他知道,接下来的任务同样艰巨而重要。

回到自己的研究所,刚踏进办公室,便看到周部长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脸上带着一丝疲惫。

“周部长,您怎么来了?”白杨连忙上前,为周部长倒了一杯热茶。

周部长接过茶杯,喝了一口,叹了口气:“白杨啊,你可算回来了。这几天,我的办公室简直成了菜市场,那些厂长们,为了能搭上‘小灵通’这趟车,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

他将手中的文件递给白杨:“这是我初步筛选出来的一些工厂名单,你看看,哪些比较合适?”

白杨接过文件,这是一份详细的厂子花名册,上面密密麻麻地列着京城乃至周边省市的数十家国有工厂。

每家厂子后面都附有简单的介绍,包括主营业务、现有设备、技术骨干等。

他随意翻了几页,发现大部分都是老旧的机械厂、电子厂,有些甚至还在生产几十年前的老产品。

“周部长,这些厂子的情况,您都了解过了吗?”白杨问道。

“基本都了解了。”周部长苦笑道,“我让秘书跑断了腿,又找了一些老关系打听,才整理出这份名单。有些厂子确实困难,但也有一些,是想趁机捞一把的。”

白杨点点头,他理解周部长的难处。

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个重点项目意味着巨大的资源倾斜,也意味着厂子的生死存亡。

他仔细审阅着名单,结合前世的经验和对当前工业基础的了解,开始圈画起来。

“这个京城无线电元件厂,虽然现在主要生产收音机元件,但毕竟是电子厂,有无线电基础,可以考虑。”

白杨指着名单上的一行字说道。

他记得张德才,那个愁眉苦脸的厂长,虽然厂子落后,但至少有相关经验。

“还有这个,京城第一电子管厂,虽然是老厂,但生产电子管需要较高的精密制造能力,如果能进行技术改造,或许可以承担一些精密部件的生产。”

“这个京城精密仪器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技术工人素质高,可以考虑生产‘小灵通’的模具或外壳。”

白杨一边看,一边圈画,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

他重点选择了一些虽然老旧,但有一定技术基础或精密制造能力的工厂,以及那些工人素质和管理水平相对较好的厂子。

他知道,“小灵通”的生产需要精密的电子元件、集成电路、高质量的塑料外壳以及复杂的组装工艺,不是随便哪个厂子都能胜任的。

周部长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时点头。

白杨的分析专业而独到,让他省去了不少麻烦。

“这些是我认为比较适合作为第一批重点扶持的厂子。”白杨最终圈出了十几个厂子:“至于其他的,周部长,就麻烦您再费心了。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分配一些外围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生产任务,比如线缆、包装材料等,或者作为未来的备选。”

周部长看着白杨圈出的名单,心中松了口气。

有了白杨的专业意见,他就能更有底气地进行下一步的部署。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心里有数了!”周部长收起名单,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回去之后,会尽快组织人手,对这些重点厂子进行实地考察,然后正式公布第一批名单,并启动资金和技术支持。”

他起身告辞,临走前拍了拍白杨的肩膀:“白杨啊,这次‘小灵通’项目,可是我们第一机部的大事,也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一环。你可得把好关啊!”

“请周部长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白杨郑重承诺。

几天后,一则重磅消息如同惊雷般在四九城的工业圈炸响。

第一机械工业部正式公布了第一批获得“小灵通”项目生产资质的工厂名单。这份名单,犹如一道圣旨,瞬间改变了无数工厂的命运。

京城无线电元件厂,张德才的办公室里,气氛如同过年一般。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