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进行技术攻关与原型验证。我们将围绕‘超高压液压系统’、‘智能自适应控制系统’、‘新型功能材料’和‘大数据智能诊断平台’这四个核心方向,同步展开研究。目标是在两年内,完成关键技术突破,并搭建一套小型验证平台。”
“第三步,工程化与产业化。在技术成熟后,我们将与相关工业企业合作,进行中试生产和实际应用测试,最终实现重型机械动力系统的全面升级。”
白杨的方案,清晰、务实,又充满远见。他不仅提出了宏观战略,甚至连时间节点和具体方向都做了初步规划。
周部长听完,激动地拍了拍桌子:“好!说得太好了!白杨,这个‘擎天计划’,就由你来担任总设计师!全权负责技术路线和团队组建!”
“是!周部长!”白杨立刻应道。
“王老、李教授、陈主任,你们三位作为专家顾问团,为‘擎天计划’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周部长又看向三位专家。
“义不容辞!”王老院士和李明教授异口同声。
陈国强也郑重地点头:“我们重机院,会全力配合白总设计师的工作。”
会议结束后,周部长单独留下了白杨。
“白杨啊,这个项目的重要性,你心里清楚。”周部长语重心长地说道,“这是国家战略,也是我们工业部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部里会给你最大的支持,你有什么需求,尽管提!”
白杨感受到肩上的重担,也感受到了周部长沉甸甸的信任。
“周部长,我明白。”白杨郑重说道,“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部里和国家的期望!”
“好!”周部长满意地拍了拍白杨的肩膀,“去吧,放手去干!需要什么人,尽管从部里各研究所抽调!需要什么设备,直接打报告!”
……
离开第一机械工业部,白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擎天计划”,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个使命。它承载着国家工业腾飞的梦想,也承载着无数科研人员的汗水与智慧。
回到研究所,已是傍晚。
白杨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径直去了自己的办公室。他需要立即将“擎天计划”的初步构想,转化为更详细的实施方案。
他打开电脑,思绪飞转。
首先是团队组建。他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名字。
液压方面,他想到了液压机研究所的王老,以及他手下那些年轻有为的工程师。控制方面,李明教授的自动化研究所自然是首选。材料方面,陈国强主任的重机院是核心。
但除了这些,他还需要自己研究所的力量。
他的科研一室,经过年终奖的洗礼,士气正旺。小王的项目组,在数据分析和软件开发方面有着不俗的实力,可以承担“大数据智能诊断平台”的研发任务。
还有,他需要一些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能够理解不同领域的语言,协调各方资源。
白杨拿起电话,拨通了人事部主任的内线。
“老李,明天上午,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们商量一下近期的人事调动和人才引进计划。”白杨语气严肃而又充满力量。
人事部主任老李一听是白杨总工程师亲自打电话,立刻精神一振:“好的白总!我明天一早准时到!”
挂断电话,白杨又陷入了沉思。
人才,是关键。但科研不仅仅是人才,还需要资金、设备、试验场地……
……
第二天一早,当阳光透过窗户洒进白杨的办公室时,他已经将一份详细的“擎天计划”初步实施方案整理完毕。
这份方案,不仅包括了团队架构、技术路线、时间节点,甚至连初步的预算和风险评估都做了详细的阐述。
人事部主任老李准时到来。当他看到白杨桌上那厚厚一沓文件,以及白杨眼中布满血丝却又熠熠生辉的目光时,心中不由得一凛。
“白总,您这是……”老李小心翼翼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