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419章 这句话重逾千钧(第2页)

第419章 这句话重逾千钧(第2页)

比如,材料学专业的周晓,一个沉默寡言但实验操作极其精准的姑娘;

还有机械设计专业的陈刚,他总能提出一些天马行空却又切实可行的方案。

他甚至大胆地从外面招聘了一些顶尖的大学毕业生,他们虽然缺乏经验,但拥有最新的知识和无限的潜力。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名叫林瑶的女孩,她是燕京大学物理系的高材生,对量子计算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

当小王通过层层筛选,最终面试林瑶时,她那双清澈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以及对项目核心理论的深刻理解,让小王毫不犹豫地拍板录用。

“小王工程师,您真的要招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做核心成员吗?”人事部负责人有些迟疑地问道。

小王平静地回答:“能力,是唯一的标准。她虽然年轻,但她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思维,是研究所里许多老专家都无法比拟的。”

很快,一支由十余名精兵强将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小王的带领下,正式成立了。

这支团队,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他们没有复杂的派系斗争,没有论资排辈的陋习,只有对科研的纯粹热爱和对成功的渴望。

小王将项目重新规划,细化了每一个环节,并根据团队成员的特长,合理分配了任务。

他每天都和团队成员一起,泡在实验室里,亲自指导,亲自参与,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他的专业能力和领导才能,很快就赢得了团队成员的认可和尊敬。

大家发现,小王不仅仅是白杨总工程师看重的人,他本身就是一位顶尖的科研人才。

他总能在关键时刻,以一种看似简单却又直指核心的方式,解决困扰大家许久的问题。

“小王工程师,这个数据模型,我们反复推导了三天,总是无法达到预期精度。”李明皱着眉头,指着屏幕上的复杂曲线。

小王走过去,看了一眼,沉思片刻,拿起笔在白板上飞速地写下几个公式,然后又画了一个简洁的流程图。

“李哥,你把这个参数的权重再提高百分之三,然后在这个环节,引入一个自适应修正算法。”小王指着图中的一个关键点,“我们之前忽略了环境因素对数据采集的微弱干扰,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在高精度计算中,会产生累积误差。”

李明眼睛一亮,立刻按照小王说的去修改。

半小时后,屏幕上的曲线完美地吻合了预期。

“小王工程师,您真是神了!”李明由衷地赞叹道。

小王只是笑了笑:“细节决定成败。科研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小王的带领下,XX项目进展神速。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就攻克了几个困扰已久的瓶颈问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些进展,让张建国所长欣喜若狂。

他知道,小王没有让他失望,更没有让部里失望。

张建国亲自向赵部长汇报了XX项目的进展情况。

赵部长听完汇报后,龙颜大悦,对小王和他的团队赞不绝口。

……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深秋的寒意已被冬日的暖阳取代,空气中弥漫着即将过年的喜悦与忙碌。

又是一年过去,研究所的各项工作也即将进入收尾阶段。

这天上午,白杨总工程师的办公室里,助理小李正襟危坐,手中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是今年才被调到白杨身边担任助理的,虽然出身名校,能力出众,但在白杨这位年轻的总工程师面前,他总感觉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尤其是白杨总工程师那雷厉风行的作风和高深莫测的思维,常常让他这个新助理感到压力山大。

“白所,这是各部门递交上来的年终奖分配方案,以及今年的财务报表,请您过目签字。”小李小心翼翼地将文件递到白杨的办公桌上。

白杨抬起头,从电脑屏幕前移开目光,接过文件。他随手翻开第一页,目光落在年终奖的分配明细上。

小李站在一旁,心里七上八下。

他知道,年终奖是研究所每年最敏感的话题之一。

往年,所里发年终奖都是按照资历和职位来,大锅饭吃惯了,稍微有点变动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今年,白杨总工程师上任后,大刀阔斧地改革,他不知道白所对这年终奖的分配会有什么看法。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